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5章(1 / 2)

不知不觉,重生回来已经几年了,不同于刚回来时的心态,在坏境和周围人的影响下,现在宜真已经能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才二十岁。

她着实不适合跟宋庸说那些话,可他又没有亲近的男星长辈,想着她一时间有些为难。

“你也大了,若有喜欢的姑娘,可莫要胡来。先告诉母亲。”她说。

前世宋庸十二岁时就被陛下认了回去,十六岁就为他指了妻子,十八岁成婚,可这辈子一切都不同了。

如今也不知道陛下准备什么时候让他认祖归宗。

不过无论如何,宋庸的婚事都不是她能做主的。

没防备宜真忽然说起这事,宋庸面上不由一热。

“孩儿知道。”他忙说。

发现自己有些失态,宋庸轻咳一声,迅速调整好心态,说,“孩儿没有喜欢的姑娘,若有了一定告诉母亲,绝不会胡来的。”

眼见着他玉白的脸生出红晕,这可是难得一见,宜真不由一笑。

不过赵王这件事压在心头,宜真思衬着,又将话说了回去。

“这两年诸王不安生,想必赵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你当小心。”她郑重道,格外严肃。

“是,孩儿会再三小心的。”

宋庸心中微动,发现了宜真前所未有的郑重,最起码他从未在宜真脸上发现过这种神情。往常即便是再紧要,她都处理的不急不缓——

他当然不知道宜真的担忧。

论起来,宋庸与诸位亲王的女儿可都是堂兄妹,万一出了个什么岔子,以后即便是陛下力排众议将他认回去,他怕是也要与大位无缘了。

这件事是绝对不能马虎的。

也因此,哪怕宋庸生性稳重,只要答应的事就会做到,宜真还是不放心,又再三叮嘱了几句。

宋庸一一应下,只在心中思量着宜真此次的不同。

说罢这件事,母子两人就着这初春好风光,手谈了一具。

任宜真百般小心思量,最后还是几乎进了死局,她持子迟迟不能落下,最后只好叹了口气,放弃了。

“你这棋艺,京中能胜过你的怕是不多了。”她不由笑着赞叹。

宋庸开始捡子,不着急,只一枚一枚的捻起来投进罐中,透着些惬意。

这两年随着他年岁越大,和宜真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虽是母子,但到底不是亲生的,仍需避嫌一二。

似这般相坐对弈,已经是两人难得的相处时间了,也因此,宋庸格外珍惜。

“母亲总是夸我,您也不怕我生了骄横之心?”他笑着去看对面的人。

宜真今年二十,正是桃李年华。

褪去了十五六时的青涩,她个子高了些,身姿越发婀娜,容颜秀丽,风仪出众,正是最好的年岁。

宋庸可是知道,京中不少龌龊之人偷偷惦记着自家嫡母。

一是为着她在帝后面前的宠爱,二却是因为她的容颜。

日光之下,她的肌肤透着淡淡的粉,细腻温润,这般垂眸静坐,脖颈纤长,笼着的衣襟微散——

意识到自己在看什么,宋庸心中一跳,飞快收回目光,不敢再看。

啪嗒——

他一时分心,原本该放进罐中的棋子竟磕到了罐子外沿,伴着急促跳动的心声飞快弹动,最后掉落在地。

似乎感觉到宜真看来的目光,宋庸忙起身蹲下,一翻寻找后小心拾起。

感觉他的身影似乎有些慌张,宜真细眉微动,略有些迷茫,只是等宋庸起身,又是寻常的模样,她就将那点不解随手抛开了。

到底是小孩子,难免的。

收好棋子,午膳已经准备好了。

这两年大多数时间宋庸都是自己用的,只是今儿个下完棋正好赶上,便就一道用了。

高嬷嬷使唤人将膳桌摆好,借口通风门窗全都敞开着,务必不叫生出让外人胡乱猜测的余地。

在对待宋庸的事情上,高嬷嬷总是格外谨慎,宜真已经习惯了,只管施施然落座后用膳,倒是宋庸,在瞧见眼前种种后,微的垂眸,余光扫了一眼高嬷嬷。

这位高嬷嬷对他很好,处处关切。

但他还是不喜欢她。

每次他与母亲亲近点,只要这位嬷嬷出现,两人的距离就会回到之前。

亲近但不亲昵,他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用过午膳后,宋庸便告退回了自己的院中,继续读书。

他原本的文先生江秀山在去年就顺利考中进士,如今在翰林院中任职,之后母亲又为他找了位先生。不似江先生那般正值壮年,这位老先生看起来约六十余岁,一把白须,说起话来慢吞吞,但在他这里,宋庸却学到了更多东西——

是人心,是人性,是正大光明的阳谋,是狡诈诡谲的阴谋。

有时宋庸觉得这位名唤马吉的老先生不像教书的夫子,更像隐在暗中的谋士,可偏偏对方四书五经信手拈来,就没有他不会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