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几天已经把柏林逛的差不多了。
柏林不是下雨就是下雪,也没什么好看的。
“不如我今天带你去枪械俱乐部玩,带你去打手枪!”郝运掏出了他《ipsc实用射击认证证书》。
在香江加入枪会后,他有机会就去那边玩一玩。
这东西比较敏感,考不考证不重要。
主要是哪有男人不喜欢枪呢。
郝运手枪、步枪、霰弹枪基本上都玩过,水平还挺不错的样子。
“好呀!”只要是能有点儿玩的,安小曦就很开心了。
刘阿姨这次没有跟过来,她在处理别墅装修的问题,郝运那边的装修也托她一并处理了。
不然的话,肯定不会允许姑娘去打枪。
2月14号是西方情人节。
这一天,棒棒著名导演朴赞旭在柏林电影节主会场前举牌示威要求坚守原有的国产影片配额制。
抗议牌上正面写着“korean fils are danr”(棒棒电影处于危险之中),背面则写着“no screen ota=no old boy”(没有电影配额制,就没有《老男孩》)。
棒棒本土最近也是抗议声不绝,安圣基、朴重勋、崔岷植等棒棒影人都相继进行个人的抗议示威活动。
而此前随《无极》来到柏林参加欧洲首映礼的张东健,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他棒棒政府新电影配额制的不满。
当然,这种抗议并没有什么卵用。
当爹的要儿子跪下,儿子难道还能不跪?
然后下午的时候,和前天《无极》欧洲首映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爆裂鼓手》正式首映。
陈楷格没有来……
郝运望眼欲穿之下,陈楷格依旧没有来参加郝运电影的首映礼。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成想,终究还是错付了。
不过,郝运的电影首映,来参加的媒体肯定不缺少国内媒体。
他们肯定会对这一现象大肆报道。
人家郝运第一时间就跑来支持你的电影首映——而且还是在国内看过公映版的前提下。
可你呢?
你居然连出现都不出现。
什么叫格局,什么叫度量,你陈楷格真是一点儿也没有!
陈楷格不来不代表其他人不来。
参展的华夏电影人,卖片的华夏电影人,凡是来到这边的华夏电影人基本上都来了。
甚至连张东健和真田广之都出席了首映礼。
因此更显得陈楷格心胸狭窄。
郝运在各大电影节拓展出来的好人脉,今天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国电影人纷纷涌入,有些甚至整个剧组的过来捧场,比如《水果硬糖》、《权力的迷醉》、《犯罪小说》等等。
有些人是因为郝运的个人魅力,有些人是对他的电影充满了期待。
还有一些是想看看这个强有力竞争对手到底有几斤几两。
之前郝运在开幕式遇到的毛熊约瑟夫,他带了几十号人过来。
还有大量的毛熊媒体,全都是来给郝运助阵的。
预约来参加首映的电影人实在太多,以至于能够拿出来卖的电影票都少了很多。
比《无极》更加的一票难求。
郝运甚至都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传单都没有去发。
不是他飘了。
而是情况它不允许。
就算是有更多的观众,你地方坐不下又有什么用呢。
事实上,在郝运到达柏林后,就有不少片商联系到他本人。
希望能够购买《爆裂鼓手》的海外版权或者海外发行权,对于改编权也有一部分人心动。
只是郝运无一例外的婉拒了。
别看这些人如此的热情,其实都是抱着捡漏的目的来的。
想要卖上价格,必然要等到首映的反馈出来后,甚至等到电影拿了奖之后。
电影开始之前,照例是主创登台接受媒体和现场观众的提问。
《爆裂鼓手》的主创除了郝运、冯元征、安小曦,在首映这一天又赶过来了制片人董凭、摄影师赵斐,剪辑师张一凡。
“根据评委们看片之后透露,这部电影是经得起观众考究的一部电影,我想请问,郝运导演,你如何看待观众态度对电影艺术的作用。”
“我认为,观众与电影的交互,才有可能使电影具有更深一层的探讨空间,也是最让我期待的地方,我的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即便是评委,那也是我的观众。”
郝运快速的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和陈楷格认为观众是傻子不一样,郝运不管是什么剧本拿到手里,他都希望观众会喜欢。
不是说他多么的爱这些观众,而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