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8节(2 / 2)

很快,内侍便将众人所议人选名单列了出来。

圣册帝垂眸看向那折名单。

她近来忙得昼夜难分,甘露殿从无片刻清静,一时便未有顾上此事,而现下却是不能再等了。

人选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她需提早切断李录开口请旨求娶常岁宁的机会。

再有……

选益州而离京,那个女孩子此举已经给了她答案,或已不必再观望下去了。

既如此,为防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再生变故,她必须要换一种更稳妥的方式将对方留下了。

“代朕拟旨,固安公主将远嫁吐谷浑,朕身边缺一位女官侍奉,骠骑大将军府上女郎声名远播,朕甚喜之,想来可胜任甘露殿女史之职——”

圣册帝交待道:“明日即传旨于常家,着常家女郎入宫伴驾。”

内侍应下,奉命退去拟旨。

魏叔易心中微惊,常郎君伤势未愈,圣人此时便急于令常娘子入宫为女官……这又是为何?

为了留常娘子在身边,以固常大将军之心吗?

直觉告诉魏叔易,能令圣人如此重视,其中的原因只怕没有那么简单……

他欲传信先告知常岁宁,但他记得今日母亲刚说过,她与兄长一同去了大云寺还愿小住,而此时已经宵禁,他无法使人出城而不被察觉。

魏叔易走在出宫的路上,思及圣册帝一直以来待常岁宁的态度,总觉其中藏着他看不清的异样。

这异样的由来,是崔令安之前的那句“抱歉,这件事,我不能说”?是大云寺中那座天女塔里藏着的秘密?

思绪纷杂间,魏叔易下意识地转头,遥遥望向大云寺的方向。

他不知其中关键,而她身在其中必然知晓,那么,她会有应对之法吗?

……

是夜无风,一轮明月倒映在寂静的湖面之上,如一副幽静的画。

一艘画舫推开水波而来,将这幅画卷缓缓撕开。

船内,李录亲自烹茶,将一只玲珑茶碗推至常岁宁面前:“录习惯早眠,故而晚间从不饮茶,但今晚有常娘子在,自当相陪。”

常岁宁:“……”不过是喝个茶,竟也叫他说出了共饮鸩酒的舍命陪君子之感。

二人喝罢一碗茶,李录便让一名家仆进了船内答话,那家仆身量样貌平常,约四十多岁,行礼罢即垂眸跪坐于一旁,看起来恭实内敛。

常岁宁借着船内灯火,认出了此人。

原来是他,樊偶。

李录:“常娘子,这便是此前父王派去为淮南王祝寿的家仆了。”

家仆?

这可不是寻常的家仆了。

旁人不知,她却知晓此人早年便是她那位小王叔的得力心腹,功夫虽平常,却很通晓些旁门左道,先前荣王府令此人去淮南王府,当真只是祝寿吗?

想到淮南王之死令江南局面愈乱,其子李逸也因此成为了变数,如此种种,再观眼前之人,常岁宁心中几乎已有了答案,握着茶碗的手指有些发凉。

那家仆樊偶察觉到那道注视,微抬眼看向那少女,四目相对一瞬,他心中忽然升起一丝模糊的异样感受。

思及对方常家女郎身份和用处,他恭谨地问:“不知女郎有何事需小人作答?”

常岁宁便问了他一些关于常阔的事情,他将所知皆答了一遍。

之后常岁宁又问起扬州战事,他也悉数认真答了。

末了,常岁宁喝了一碗茶,才与李录谈起益州。

她想顺道打听一下荣王府之事,反正不听白不听。

但李录很谨慎,并不与她深言,很好地避开了一些不宜明言之处,未曾与她暴露太多。

如此长谈了近一个时辰之久,茶炉烘得船舱内有些燥热,常岁宁便去了船舱外透气。

片刻后,李录出现在她身后,缓声道:“关于益州之事,常娘子莫要怪录有所保留,如今这般局面,录已将可以说的悉数告知常娘子了。”

“那些我此时不便回答的问题,待之后去了益州,常娘子便可亲自去看,自然也就有答案了。”

常岁宁望向前方湖面,点了点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