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旗袍”两字,钟主任和严淑芳眼中顿时产生了些兴趣。
周知意又对韩霓说道,“二纺厂除了出口布匹外,还用这些扎染布制作出被单、枕套、窗帘等等,这些成品也对外出口,现在还想将服装也纳入出口的品类中。你觉得这种扎染布料用来做旗袍怎么样?”
韩霓顿时眼睛一亮,已经被这些布料刺激出了灵感,“我觉得可行!”
这其实是二纺厂是和周知意谈的合作,想要她设计一款像之前提供给纺织女工们上台表演的那款扎染裙一样的裙装,周知意也答应了下来,本想金剪子奖比赛结束后就忙这件事。但谁知比赛延期,将她之后的工作安排全部打乱了,她回到新宁其实离省内春装展销会也只剩下两周的时间,周知意实在是分身乏术,“自投罗网”的韩霓成了帮她分担工作的好人选。
旗袍和扎染一样,同样具有她们国家的民族特色,一加一也许能发挥出大于二的作用,比普通的裙装更适合出口。
灵感大爆发的韩霓要了纸笔,一边看着各色扎染布料,当场就画起了草图。
周知意坐在一旁撑着下巴说道,“你看,我没骗你吧。”
韩霓又不傻,她能放弃首都那些服装公司,反而跟着周知意这个小个体户,不远千里南下来到新宁,自然是周知意拿出了更好的条件。
“我提供工厂、售卖的场地,帮助你创建个人品牌。”周知意当时是这么说的,“和其他员工不同,我不会给你开具体数额的工资,我不完全是老板,也是你的投资人、合伙人,我提供资源,你负责设计和主理你的个人品牌,但我要控股50。”
回到眼下,周知意伸出手掌在韩霓面前晃了晃,“五五分?”
“你这人还真是猴精儿,明明做事的人是我,却要分走一半。”韩霓故作不满,脸上却带着笑,伸手和周知意击掌,“成交——”
——
和二纺厂合作的事宜交由韩霓,周知意只用准备新款春装就好,这些衣服不仅是要放到不久后的省内展销会上售卖,也会放到新店里销售。
作为新店的头一批新款服装,为了能开个好头,周知意也是下了功夫的。
就像那一句经典的话——“优雅永不过时”。
新款春装在款式的设计上更多的参考了法式服装的风格特点,以不夸张的垫肩恰到好处的增添力量感与自信、用优雅内敛的方式彰显智慧与干练,再加上周知意一贯喜欢的花卉元素和收紧的腰身,使衣服又不失女性的柔美感。
除了专业感的套装、衬衫外,还有适合日常穿着的连衣裙、宽松舒适的薄针织开衫、优雅随性的半身裙等等,让休闲的服装同样带有一种法式浪漫感。
周知意一一检查过样衣后,将要调整的地方告知穆霖,让他在纸样上改版,再拿给姜玉芝安排生产。
紧张的忙碌中,时间不知不觉一天天过去。
周知意抽空还跟进了一下韩霓和二纺厂的合作,没有彻底当“甩手掌柜”。
她看着韩霓的设计稿,思索片刻后,提议道,“你有没有想过加一点西方元素?”
“我只是提个意见,你可以自行判断可不可行。”周知意继续说,“毕竟是要出口到外国,考虑到外国人的体型和接受程度,完全传统的旗袍对她们来说可能达不到合体或是日常穿着的需求。”
韩霓点点头,“你这么也说也有道理。”
周知意看向旁边落地衣架上的新款春装,想到了什么,嘴唇微启,喃喃吐出一个词,“choiserie”
choiserie,即法式东方风格,源自十七世纪,因为当时的贸易往来,许多欧洲贵族和时尚人士痴迷于丝绸、绣花、盘扣等等这些具有独特东方风格的艺术魅力,以至于服装设计师也基于此设计了很多既有西方简约优雅廓形和款式、又有这些东方元素的服装,发展出了一种奇特、揉杂的法式东方风格。
周知意如此解释了一番,韩霓很快明了,“这倒是一个新思路,我之前都只在旗袍的框架里设计,改变领型、重新设计盘扣的走位、或是面料花纹等等,还真没想过去改变外形款式。”
“其实旗袍最特别的领子保留,下面能做的设计还有很多,”周知意兴致勃勃的和她讨论着,“不只是裙子,只做上衣都可以,还有很多可以发展的空间。”
这种创意类的工作,想法和想法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一加一真的会产生大于二的效果。
到了下班的时间,韩霓心满意足的带着修改好的设计稿回去休息,周知意也因着顺畅的沟通心情愉悦,挥别下班的女工们,和姜玉芝锁了厂房门,牵上看门的大发,一起回隔壁小楼休息。
风尘仆仆拎着行李回来的两个青年人刚走到村口,其中一人立刻喊住她,“周知意——”
周知意停下脚步,扭头一看是罗良白和江遇,她便对姜玉芝说,“玉芝你晚上还有课,你先回去吧,我和他们说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