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零十三行女老板 第134(2 / 3)

“我们出去可就不只是「知意」、「霓裳」,还会有个前缀,我们代表的还是国家。”韩霓感觉自己要喘不动气了,“我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在自己家怎么丢人都行,但出去,丢人是绝对不行的!”

韩霓向周知意走过来,忍不住抓住她的肩膀摇晃着,“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大,如果我能办好的话,我以后在家里所有姓韩的人面前都可以横着走了,甚至家谱从我开始重新写都行!”

工作室里其他人纷纷笑出了声。

周知意被韩霓晃到发笑,心中的紧迫、压力好似被这样晃了出去,她反倒是镇定下来,毕竟已经有过经验了。

“我的经验是,放宽心啦。”周知意安慰道,“既然能选中你,证明你之前做的就已经很好了,患得患失不会有任何的帮助,难道你要因为害怕未来的失败,就决定放弃掉这个机会吗?”

周知意故意的思索片刻,“唔……我一个人也许也能撑得起来。”

放弃?

放弃是绝对不可能的。

韩霓立刻矢口否认,“当然不是,我傻啊,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其实我觉得你挺适合这个国际服装展览会的,到时候肯定很多国家参加,每个参加的国家肯定拿出的都是最具有本国特色的服装,你一直做的旗袍我觉得就很能代表我们国家的特色。”周知意帮她梳理着,“你只要拿出看家本领来,全力以赴,把旗袍的花样都展示出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韩霓不由得为她的话信服,狂跳的心渐渐被安抚下来,她深吸了一口气,“行,我知道了,总之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我尽力去做就是了。”

虽然帮韩霓找到了「霓裳」的方向,但周知意还没有找到她的方向。

她该用什么样子的设计、什么样子的衣服去展示给世界看呢?

国际服装展览会将会在下一年的二月在法兰思国的首都举办,她要展示的肯定是接下来春夏季度的新款服装。

即使是难得的休息日,周知意满脑子也在想着这些。

她拿着扫帚清扫着卧室的地面,这是江遇和她分享的办法,他经常在这种机械的家务劳动中获得新想法。

但周知意扫完整个房间也没什么头绪,显然他的办法不适合她。

周知意把打扫工具放回原位,穿过卧室,推开阳台门,她扶着卷纹型的黑色铁栏杆向下看,能看到院子里的全貌,夏日虽炎热,但催生得满目绿意,江遇挽着裤脚站在水里清理着鱼池,三只狗追逐着从东跑到西,欣然热闹。

她继续思考着,就像曾对韩霓说过的话,周知意想,她能将什么具有本土特色的技艺结合到设计上呢?

扎染已经推广出去了,再用并不会令人眼前一亮;传统刺绣,这种技艺其实与旗袍结合会更相得益彰……

周知意还没有想到答案,略有些苦恼的随手从外面梧桐树伸到阳台旁的枝桠上拽了一把,揪下几片绿叶扔向下面的江遇。

感受到“天女散叶”,江遇直起身来,只仰着头看向周知意,对着她轻笑。

周知意也不禁脸上露出笑容,她的手里还残留着刚刚揪叶子一起拽下的一小截细细的枝条。

她脑海中突然电光火石般回想起赵娟曾说过的一句话。

“我听说那边的人很多都还在靠编草筐为生呢……”

有了!

周知意唇角的笑容一下子如同拨开云雾般明媚起来。

灯下黑

虽然说是“编草筐”,其实用的不是草,而是柳条。

祝县古实村的村民们纷纷稀奇的看着来到他们村子里的一行外人,可真奇怪,这些年轻人是来干嘛的?他们是听说过有些村子曾有人过来考察,但他们古实村里又没有特别的房子、也没有挖出过什么宝贝,有什么值得考察研究的?

有时候人们总是容易忽视眼皮子下最稀疏平常的东西,俗称——“灯下黑”。

这伙形迹奇怪的年轻人正是周知意和她带领的沈志强等年轻的设计师们,大家兴致都很高涨,上回周知意去西北他们没能跟着一同领略,这次的祝县之行终于带上他们了。

周知意一路走过来,只是粗略的大概扫几眼,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或是做成了装杂物的大筐子、或是做成妇女胳膊上挎着的菜篮子、抑或是孩童手里拿着玩的小篓子,她心里的想法仿佛得到印证般越发清晰。

“姐姐,我想问下祝韶华是你们村子的吗?”周知意拦住一个领着孩子的中年女人询问着,“我有事想要找她。”

已经被人叫了好几年“祝季男他媳妇”、“四婶子”的女人被这一声“姐姐”直接硬控三秒,愣住了片刻后随即控制不住的笑到合不拢嘴,“你是二表伯叔他闺女韶华的朋友啊?来来来,我带你们过去找她……”

女人也顾不上回家给手里的“泥猴”洗脸了,拉着孩子脚尖一转,热情的在前面带路。

“你们一看就是打南边来的,是不是韶华那丫头前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