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诶。”春和应下,先是出去让春杏去把早膳端来,又让夏荷端了热水进来伺候安然梳洗。
&esp;&esp;周嬷嬷进来,见安然面色红润,笑道:“格格醒了?三阿哥刚吃过奶,还没睡呢,要不要抱过来给格格瞧瞧?”
&esp;&esp;她一直守在隔壁,对这位和四爷极像的小阿哥十分欢喜。
&esp;&esp;安然迫不及待道:“快抱过来。”
&esp;&esp;因着月子里不能见风,孩子待的厢房特意和主屋打通,一来方便安然去看孩子,二来也方便把孩子抱过来,待孩子大了,再把那门封上就是了。
&esp;&esp;这是她期盼了许久的孩子,一入怀中,温热的小身体靠在自己的胸口,两颗心脏贴在一起“砰砰”地跳着,安然忽然眼眶一热,泪水瞬间模糊了眼眶。
&esp;&esp;“主子,主子你怎么了?”春和慌了:“可是哪儿不舒服?”
&esp;&esp;周嬷嬷到底经历的事多,劝道:“格格,月子里可不能哭,瞧三阿哥长得多好啊,六斤六两,以后定然顺顺利利。”
&esp;&esp;小阿哥还没睡,已经睁开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小拳头握的紧紧的,许是感受到了母亲的情绪,粉嫩的小嘴巴一撇,哼哼唧唧起来。
&esp;&esp;“瞧,三阿哥与格格母子连心呢,以后定然是个孝顺孩子。”周嬷嬷笑道。
&esp;&esp;安然赶紧抹去眼泪,将孩子轻轻晃了晃,哄道:“乖,不哭,额娘在这儿呢。。。”
&esp;&esp;哼哼唧唧的声音顿时停止。
&esp;&esp;安然将额头和孩子的额头相贴,夸道:“乖孩子。”
&esp;&esp;在这个世上,她终于有了念想了。
&esp;&esp;胤禛一大早就进宫报喜,康熙对多了一个庶出的孙子并无多少惊喜,倒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朕看好了瓜尔佳氏,石文灿的幼女,现年十五岁,待九月份选秀结束,就指给你做侧福晋如何?”
&esp;&esp;胤禛一愣,石文灿,是太子妃父亲石文炳的庶弟,两人已经分家,石文灿并未做官,在商贾之事上颇有门道,想来是他如今在太子手底下做事,皇阿玛为了太子,故而点了瓜尔佳氏。
&esp;&esp;身份既不会太低,又没有太高权势,威胁不了太子的地位,又因这层关系,他天然和太子有了联系。
&esp;&esp;胤禛心里有了底,知道康熙如此说,此事便是定局,连忙行礼谢恩:“儿子多谢皇阿玛赐婚。”
&esp;&esp;既然都说到了侧福晋之事,胤禛顺势道:“儿子还有一事想要请皇阿玛应允,安氏生子有功,儿子想为她请封为侧福晋。”
&esp;&esp;康熙挑眉:“你不是还有个生了长子的?怎么不为她请封?”
&esp;&esp;胤禛回道:“一则弘昐自出生起就一直用药养着,时不时还病上一场,他能得皇阿玛赐名已是天大的福气,若再将他的身份往上抬,儿子怕他小小年纪压不住。二则,弘昐生母方氏性子向来左,昨日又突发癔症,胡言乱语,已被儿子幽禁,弘昐交由格格李氏抚养。”
&esp;&esp;康熙是什么人,他又不是不懂后院里这些弯弯绕,闻言也没再多说,已经选了个瓜尔佳氏,再有个身份低的也好,老四媳妇也能压得住,便道:“成,朕允了。”
&esp;&esp;“多谢皇阿玛。”胤禛压制住内心的喜悦,面上云淡风轻,见康熙忙着,便很有眼色地提出了告退。
&esp;&esp;又得了一个孙子,德妃倒是乐呵呵的,到底安然伺候她一场,有几分情意,故而连赏赐都较方氏厚重了几分,又听胤禛已经为安然请封了侧福晋,叹道:
&esp;&esp;“她生子有功,又一心伺候你,一个侧福晋,倒也不算过分抬举,只是你也要记住,后院之中,终归要讲究平衡之道,方氏之事,本宫不欲多问,但既然弘昐给了李氏养,到底是长子,便将李氏抬为庶福晋吧。”
&esp;&esp;福晋和侧福晋都是要上玉牒的,故而需要康熙做主,但庶福晋不上玉牒,比之格格,地位高上不了多少,但好歹也有这么个名头。
&esp;&esp;李氏虽脑子不太好,但也算良善,胤禛想起她昨日为了给他通风报信,没头苍蝇似的在街上乱转,一个庶福晋之位,给她,就当是对她的奖励了。
&esp;&esp;于是便道:“是。”
&esp;&esp;李氏收到她升为庶福晋的消息时,正在逗着弘昐,三个多月的孩子,长的瘦瘦巴巴,看上去和刚出生时没什么两样,对声音也不敏感,两只眼睛只喜欢盯在一处看,小眉头皱着,看上去跟个小老头似的。
&esp;&esp;“我,我升为庶福晋了?”李氏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