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和尚相视一眼,随后全都面露苦笑:“石兄性情中人,是我等不堪了,罢了罢了,就如石兄所言,只要他不入邪道,不行恶事,那出格跳脱一些又如何,我等同修情谊,自当共同进退,岂能背信弃义?”
&esp;&esp;话语最终,无奈尽去,也是情真意切。
&esp;&esp;近些年来,随着郭北书院发展做大,那位李解元的一些作为,确是出格了一些。
&esp;&esp;虽然凭他在江浙儒林的声名影响,人脉势力,还能勉强压住局面,但若不收敛,继续这般发展下去,最终必会遭遇冲击,甚至为各方所不容。
&esp;&esp;所以,二人才会如此劝诫,想要通过“石坚”这位挚友令其收敛一些。
&esp;&esp;但不想他们这位石道兄与那李解元交情如此深厚,全然一副死保架势。
&esp;&esp;如此,二人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他们这位“石兄”的性情便是如此,要他背信弃义,绝无可能。
&esp;&esp;不过,有他这位堪比真人的雷电法王作保,再加上刚刚与之结义的阴山道人,还有他们这两位法明寺与清平观的正道修士,如此连成势力背景,那李解元便是行事出格一些又如何?
&esp;&esp;只要他不入邪道就行。
&esp;&esp;其他事端,就如石兄所说,做过一场就是,手下见高低。
&esp;&esp;此事不说,三人把茶言欢,又是其乐融融。
&esp;&esp;如此,直至日暮西山,饮宴方才结束。
&esp;&esp;三人分手,各回道场。
&esp;&esp;第103章 收获
&esp;&esp;积雷山鸣霄观,许阳驾云而归,落入道场之中。
&esp;&esp;“师尊!”
&esp;&esp;今时不同往日,道观之中满是弟子,虽然大多都是道童,但也有不少道人乃至道士。
&esp;&esp;“收坛吧。”
&esp;&esp;许阳收起雷云,抛下一句话语,便往大殿走去。
&esp;&esp;“是!”
&esp;&esp;一众弟子齐声,开始收拾法坛。
&esp;&esp;许阳也回到殿中,来到雷法总坛之前。
&esp;&esp;这个世界的修者,与现实世界的修真者相比,应该算是古法修者。
&esp;&esp;古法未必不如今法,今法也未必不如古法,只能说各有独到之处。
&esp;&esp;许阳两不排斥,只要有用,他都不介意接纳修习,化为自身底蕴。
&esp;&esp;此法有一大特点,那便是法坛,相当于现世修真者的法器,但又有些许不同,乃是法器与阵道的结合,有助法力,道行,咒术,神通,还能连天接地。
&esp;&esp;所以,此世修者斗法,基本都会开坛,平日修行更要供奉法坛。
&esp;&esp;如许阳,便在观中供奉了一座“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法坛,以此施展雷法,事半功倍,威能大增,可谓斗法必需之物。
&esp;&esp;此外,法坛还有诸多妙用,练法炼器,炼丹制符,布阵施术,行功悟道等等都有增益,还能接受香火供奉,吸收信仰愿力,增强法坛威能。
&esp;&esp;毫不夸张的说,此世修者,必备法坛,没有法坛支持,根本不算修者。
&esp;&esp;而法坛也成为此世修者的底蕴之一,尤其是那些传承千万年的正道大宗,其法坛受千万年香火供奉,信仰加持,不知积累了多少法力。
&esp;&esp;一旦逼急他们,动用此等底蕴,那便是万年老妖也要大吃苦头。
&esp;&esp;许阳入主积雷山不到十年,这法坛建立更是只有数年,香火供奉不多,信仰愿力寥寥,即便如此,也给予了他极大支持,不可忽视。
&esp;&esp;如今斗法归来,也未立即坐下,查看战利收获。
&esp;&esp;而是先取香火,点燃插入鼎中,供奉法坛祖师。
&esp;&esp;“祖师护佑,我道昌隆!”
&esp;&esp;如此诚心一拜,奉上香火之后,许阳方才坐下。
&esp;&esp;祖师?
&esp;&esp;哪位祖师?
&esp;&esp;自是道门之祖,太清道德天尊。
&esp;&esp;此世修者,皆为道祖弟子,供奉太上老君!
&esp;&esp;但此太上老君,非彼太上老君。
&esp;&esp;十年苦修,参悟道法,又查阅诸多典籍,许阳确定了一件事情。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