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高声祝贺。
&esp;&esp;“恭祝真人,仙果有成,长生得证!”
&esp;&esp;“南瞻得一真修,学宫得一仙人!”
&esp;&esp;“此次丹会,必成佳话,留名青史!”
&esp;&esp;“道兄厚积薄发,这劫境仙果,理所应当!”
&esp;&esp;众修举杯祝贺,紫阳真人眼眉见笑,纷纷还礼。
&esp;&esp;见此一幕,一干暗自仙神,亦是暗自感叹。
&esp;&esp;渡劫大乘,看似只有一境之差,实际却是天渊之别。
&esp;&esp;别的不说,就说寿数,大乘修士寿元普遍都在五万之间,少数天地异种与养生有道者,能达十万之数,但无论五万还是十万,有数就是有数,终免不了寿尽之日,亡命之时。
&esp;&esp;渡劫仙人就不同了,虽有九重仙劫高悬于顶,但寿数方面确实实打实的长生得道,只要天地不衰,那就无寿数之限,不然如何敢以仙神自称。
&esp;&esp;仅此一点,二境之间,便有天渊之差,仙凡之别,除去天工造法那等惊世法门,还有部分仙绝之阵,几乎没有什么手段能够弥补。
&esp;&esp;所以,大乘修士,毕生夙愿,便是晋入劫境。
&esp;&esp;但这劫境天关,仙凡之别,岂是轻易?
&esp;&esp;不知多少大乘,穷尽毕生心力,都触碰不到那劫境天关,更别说鱼跃龙门,蜕凡为仙了。
&esp;&esp;如那阴天君,真仙门第,四法同修,都卡在了最后一关,如何都无法超脱。
&esp;&esp;相较起来,紫阳真人要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凭借丹鼎之法养生之术,修行八万余载,还在大乘圆满,那仙门近在咫尺,但就是无法推开。
&esp;&esp;能入大乘之境,修得七阶丹法,资质悟性决计不差,不说天之骄子,也是人中龙凤,但有些东西,有些事情,它就是差那么一线。
&esp;&esp;就那一线之差,成为毕生之难!
&esp;&esp;若无今日这份机缘,他怕是终身难入劫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