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此一时彼一时,那是太子……”他说到一半又住了嘴,叹了口气道:“从前的事就不说了,你只要知道,朕现在最属意你继承大统。”
&esp;&esp;赵砚眉头蹙得死紧:“父皇又不是不知儿臣自小顽劣,诗词歌赋政务一窍不通。”
&esp;&esp;天佑帝:“诗词歌赋对帝王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你又不必考状元。至于政务,朕会慢慢教导你,有朕在出不了大差错。”
&esp;&esp;赵砚努力推辞:“立长立嫡,五哥和六哥早就上朝听政。父皇就算要立储,也该考虑他们。”
&esp;&esp;此刻,他无比后悔帮他四哥跑了。
&esp;&esp;死贫道不死道友。
&esp;&esp;四哥是逍遥了,害他被老登盯上了。
&esp;&esp;天佑帝反问他:“那你觉得老五和老六立哪个好?”
&esp;&esp;赵砚回答不上来。
&esp;&esp;天佑帝循循善诱:“立哪个另一派都有意见,况且,他们两个能力也不足,登位后只会被外戚摆布。”
&esp;&esp;赵砚反驳:“您立儿臣,其他两派也会反对啊,能力不足做守城之君当是没问题。”
&esp;&esp;天佑帝:“至少,立你,老五和老六都没意见。其他两派就算不愿意,他们支持的主子愿意他们也无法。”
&esp;&esp;老五和老六并不算太和睦,朝堂上也时常会掐架。要是储君从他们两个中选,难保不会兄弟阋墙,你死我活。
&esp;&esp;只有小七,他们两个真心维护。
&esp;&esp;“而且你有军功在身,又得冯将军、车将军、大理寺少卿等人的支持……”在内暗卫和禁卫军维护,在外又有南阳郡驻军和老四的西途军。
&esp;&esp;商道上还有太子和燕记做后盾。
&esp;&esp;细细数起来,真没人比他最合适了。
&esp;&esp;但赵砚是真不想当太子,也不想被困在龙座上,每天累死累活。
&esp;&esp;他打断天佑帝的话:“父皇不必再说了,总之儿臣不想当太子也不想继承大统。父皇身为天子当知一言九鼎,不可言而无信!”
&esp;&esp;天佑帝真真要气死:他说的口干舌燥,细细分析了这么多,感情这孩子是一句都没听进去。
&esp;&esp;“当皇帝有什么不好?如朕一样君临天下……”
&esp;&esp;“不好,一点都不好!”赵砚坚持:“儿臣就想回灵泉郡!”
&esp;&esp;天佑帝也恼了:没见过这般油盐不进的!
&esp;&esp;别人趋之若鹜,他却避如蛇蝎。
&esp;&esp;此刻,天佑帝深深为自己多年前把丽贵妃弄走的事后悔……
&esp;&esp;这一记回旋镖到底扎中了自己。
&esp;&esp;父子两个大眼瞪小眼,一坐一站的僵持着……
&esp;&esp;于此同时,后宫之中也开始不太平。
&esp;&esp;众嫔妃都在猜测天佑帝用意,贵妃回宫,这后宫之中她最大,后宫的权柄自然要交回到她手里。
&esp;&esp;碧霄宫内,李嬷嬷忧心忡忡问:“娘娘,陛下让丽贵妃回宫,是不是想立定川王殿下当太子?”
&esp;&esp;许嫔拧眉:“陛下心思,你莫要猜测。”
&esp;&esp;李嬷嬷抿唇:“老奴这也是为了六殿下着想,六殿下年长于定川王,这储位再怎么说也该长幼有序……”
&esp;&esp;“李嬷嬷!”许嫔把茶碗一搁,肃声打断她的话:“储位花落谁家,都是天意!前几日,你在小六面前胡说八道,本宫看在你多年服侍的份上便没计较。如今你还要这般搬弄是非,今日便回尚书府去吧。”
&esp;&esp;“娘娘……”李嬷嬷愕然:“老奴也是为了您和六殿下着想。”
&esp;&esp;“够了!”许嫔起身,警告她道:“天家也有兄弟之情,储位虽好,但为此兄弟相争实在不值。你年纪也大了,也别回尚书府了。椿怜去拿些银两,送李嬷嬷出宫回并州老家。”
&esp;&esp;李嬷嬷楞然,待要认错,许嫔已然出了宫,往玉芙宫去了。
&esp;&esp;她一出门,就有奴婢匆匆往云湘宫跑,把这事告知了云妃。
&esp;&esp;云妃连忙问:“温妃、容妃和静妃那可有动静?”
&esp;&esp;那奴才道:“流华宫的宫门禁闭,温妃娘娘没有任何动静。容妃娘娘和静妃娘娘还早许嫔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