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回档万次皇帝跪求我登基 第238节(2 / 3)

听对方道:“陛下,立储一事该议一议了。”

&esp;&esp;周伯侯一愣,随即就把赵砚还住在宫里的事抛在了脑后,跟着附和:“陛下,冯将军说得对,立储一事该议一议了。”

&esp;&esp;众人屏气凝神等待,原以为陛下又要向以往很多次一样不耐烦。没想到天佑帝跟着点了一下头:“确实,朕身体日渐式微,太子之位空悬已久,是该议出个结果了。”

&esp;&esp;“如今朝中只剩三个皇子,你们以为哪个皇子能堪大任?”

&esp;&esp;周伯侯眼睛晶亮,又拿出那套说辞:“立长立嫡,自然是五皇子最名正言顺。”

&esp;&esp;许尚书立刻争锋相对:“三皇子还在,五皇子也算不得什么长。太子人选自然是要贤明,六皇子体察民情,在工部数年,修缮堤坝无数,百姓交口称赞。若要立太子,六皇子当是不二人选。”

&esp;&esp;两派交锋数十次,每次提到立储之事,就自动自觉进入对抗状态,争的不可开交。

&esp;&esp;天佑帝这次也不阻止,就任由两边的人吵。

&esp;&esp;赵砚忍不住频频蹙眉,这要吵到什么时候才有结果?

&esp;&esp;吵了大半个时辰,两方人马都吵累了。许尚书和周伯侯同时看向挑起话题的冯将军问:“冯将军以为谁更合适?”

&esp;&esp;他们两派所以一直争论不休,迟迟没有一个结果,无非是两派势力相当。若是哪方人马能得到冯将军或是原本四皇子党的支持,那必定能在夺嫡中胜出。

&esp;&esp;朝中其他官员也看向冯将军,冯将军再次出列,高声道:“臣以为定川王殿下最合适!”

&esp;&esp;被点名的赵砚双眸微眯,看了眼冯将军,又看向天佑帝。

&esp;&esp;天佑帝微微摇头,表示这事不是他安排的,然后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esp;&esp;赵砚暂时按耐住心绪,继续听。

&esp;&esp;五皇子和六皇子党的惊讶不比他少。

&esp;&esp;以往每一次提起立储一事,冯将军一派都是中立。就算上次偏帮定川王,也从未掺和储位之争。怎的今日突然就站到定川王一派去了?

&esp;&esp;许尚书看向身后不远处的乔侍郎:乔大人才回玉京多久?应该还没办法联合冯将军和林少卿。

&esp;&esp;昨日这俩人好像被传召入宫了,那最有可能就是陛下的主意了!

&esp;&esp;这个认知让他心惊:他就说,陛下一直将定川王留在宫中,迟早是个祸患。

&esp;&esp;果然,终于不装了。

&esp;&esp;纵使是陛下的授意,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的。

&esp;&esp;他紧跟着上前反驳:“陛下,定川王不是长也不是嫡,也未入朝听政,立他为太子,恐难

&esp;&esp;以服众!”

&esp;&esp;一直没说话的林少卿紧跟着出列:“定川王虽未入朝听政,但他时常替陛下处理奏折,且心忧天下。替百姓祈雨,绞杀嘉义反贼。出征平叛,不仅一举歼灭乱党,强国之器——火药也是定川王研制出来的。如此功绩,如何不能服众?”

&esp;&esp;一字一句震耳发聩。

&esp;&esp;“说得好!”车虎大喝一声,整个金銮殿都跟着震动。

&esp;&esp;“微臣早就想说了,平叛时定川王跟着大军一起出生入死,从来没有喊过苦,喊过累。军中所有人都知道定川王殿下得天神庇佑,百战百胜。如此人物,他不当太子,我车虎第一个不服!”

&esp;&esp;赵砚暗叹:果然,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esp;&esp;先前为了服众,故意伪造自己有神明庇佑,如今这回旋镖又精准扎了回来。

&esp;&esp;车虎,我真是谢谢你。

&esp;&esp;周伯侯,许尚书,你们不是巧舌如簧,快点怼他啊!

&esp;&esp;眼看着支持赵砚的人越来越多,周伯侯冷嗤一声:“有天神庇佑?那天神怎不将定川王的脑瓜子生得聪明一些?这玉京内外谁不知定川王生来不慧,诗词歌赋,礼乐书画,策论皆是一知半解?若定川王殿下为太子,将来登基,连奏折和百官的话都听不明白岂不是笑话?”

&esp;&esp;见他如此贬低自己的外孙,乔侍郎终于忍不住了:“定川王又不需要考状元,诗词歌赋,礼乐策论要那么出色做什么?”

&esp;&esp;礼部尚书出声:“乔侍郎此言差矣,定川王就算不用考状元,这些东西总得过得去。不然叫天下文人耻笑,皇家威严何在?”

&es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