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砚嗯嗯点头,肚子已然饿得不行。
&esp;&esp;一整日大典下来,又是跪又是拜,就刚刚喝了两口水,他现在能吞下一头牛。
&esp;&esp;他端坐着不动,等冯禄布完菜,他举箸用了一口,犹嫌不过瘾,回档继续用了一口。
&esp;&esp;在他举箸后,坐在下面的官员才敢进食。
&esp;&esp;许尚书夹了一筷子鹅肉塞进嘴里食不知味,刚要咽下去,嘴里的东西就没了,低头一看,鹅肉还在他面前的碟子里。
&esp;&esp;他以为自己恍惚了,于是又伸手夹了鹅肉往嘴里塞,这次还没塞到嘴里,鹅肉又到了面前的碟子里。
&esp;&esp;许尚书拿筷子的手抖了一下,不死心的又夹了一筷子,然后放进嘴里。
&esp;&esp;好在这次成功把鹅肉吃了下去,他重重呼出一口气,心道:新帝登基以成定局,想再多也无济于事,没得弄得老眼昏花,身体渐弱。
&esp;&esp;想开些。
&esp;&esp;他继续用膳,陛下赐不敢辞。即便味同嚼蜡,面前的膳时也是要用完的,寓意君臣同乐。
&esp;&esp;许尚书好不容易把面前的御膳用完,放下筷子,一眨眼,面前的御膳又完好如初。
&esp;&esp;许尚书揉了揉眼,确定不是幻觉,手上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在桌面上。
&esp;&esp;赵砚抬头朝他看来,关切询问:“许尚书怎么了?”
&esp;&esp;许尚书嘴唇颤抖,刚要说话,就见冯禄
&esp;&esp;眯眼瞧他。他立刻低头:“没,微臣只是不小心。”说着捡起筷子继续用膳。
&esp;&esp;这是新帝的登基大典,这个节骨眼上,他要是弄出什么动静,太上皇定会以为他不满。为了替新帝立威,说不定会拿许家开刀,杀鸡儆猴。
&esp;&esp;不管发生什么,淡定。
&esp;&esp;此刻,长乐殿所有的官员都和他一个想法。
&esp;&esp;不管发生什么,淡定。
&esp;&esp;时间怎么可能会回溯,定是他们的错觉。
&esp;&esp;高坐上的赵砚:真饿,御膳真好吃,就是分量太少。
&esp;&esp;一次不够,再来一次,再再来一次。
&esp;&esp;新帝年轻力壮、年富力强,一口气回档十次,肚子才有饱腹感。
&esp;&esp;然后文武百官就跟着他强行吃了十次,各个都快吃吐了。
&esp;&esp;淡定,定是他们的错觉。
&esp;&esp;一定是登基大典太繁复,他们太累,出现幻觉。
&esp;&esp;然后刚吃完的佳肴第十一次摆到了他们面前,文武百官从疑惑到惊恐,从惊恐到逐渐有些失控。
&esp;&esp;这这这,是幻觉吧吧吧吧……
&esp;&esp;许尚书颤着手夹起面前一块鹅肉,刚放到嘴边,就呕了的一声,吐了。
&esp;&esp;许尚书吓得后背冒汗,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完了完了,他怎么就没忍住,吐了呢。
&esp;&esp;这下陛下和太上皇定要以为他不满。
&esp;&esp;他们许家完了。
&esp;&esp;他才这样想完,整个大殿就响起此起彼伏的呕吐声。
&esp;&esp;而且一声比一声响。
&esp;&esp;呕——
&esp;&esp;第167章 三日,文武百官倒了一大片天佑帝:倒……
&esp;&esp;许尚书第一反应:很好,法不责众,许家得救了。
&esp;&esp;文武百官哭丧着脸:死嘴,怎么就没忍住!
&esp;&esp;不怪他们吐,陛下的膳食都是御膳房精心准备,最新鲜最热乎才敢呈上来。
&esp;&esp;那是真好吃。
&esp;&esp;百官的膳食虽也是御膳房准备的,但人多,大清早的就要开始准备,做的糙,端上来都冷的差不多了。
&esp;&esp;毕竟,登基大典,也没哪位是奔着吃饭来的。
&esp;&esp;这种又冷又糙的御膳连吃十次,再加上以为自己疯了的心里压力,不吐才怪。
&esp;&esp;众人吐完,全都战战兢兢跪了下来,连声告罪。
&esp;&esp;帝王登基赐宴,你直接吐了,往严重的说,这是大不敬,能直接拖出去砍了。
&esp;&esp;赵砚倒没生气,只是觉得这么多人一起吐有点不正常。他搁了筷子,扫了一圈,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