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五皇子见到他很是讶异,左右看了看,着急问:“你何时回宫的?怎么就回宫了?你不是后悔把皇位传给小七了吧?”
&esp;&esp;太康王无语:“我怎么就不能回宫了?我就是来参加小七婚宴,说什么后悔不后悔的。”
&esp;&esp;五皇子松了口气,立马又伸手来推他:“还是不行,你快些走,许尚书等人本就不满小七突然登基。你回来,不是又给他们闹的借口!”
&esp;&esp;太康王被他推得踉跄两步,抱着酒坛子又不好还手,只好往旁边闪了闪,没好气道:“走
&esp;&esp;什么走,四哥也同我一起来了。你放心,我外祖父他们闹不起来,文武百官都叫小七治得服服帖帖的,他们屁都不敢放一个。”
&esp;&esp;想放屁也得憋回去。
&esp;&esp;五皇子疑惑:“你怎的知道闹不起来?”
&esp;&esp;太康王不欲与他多说:“你别管,总之就是闹不起来。”说完就绕过他继续走。
&esp;&esp;五皇子回头瞧着他背影,总觉得这厮和小七有什么事瞒着他。
&esp;&esp;他忽而心塞,气哼哼的出了宫。
&esp;&esp;不过很快,五皇子就来不及气闷了。
&esp;&esp;天子大婚,户部要出银子,礼部和官禄寺卿都要到他这报备银子数目。
&esp;&esp;他忙得脚不沾地,眨眼便到了天子大婚这日。
&esp;&esp;他一早就换了新衣,拿了贺礼早早进宫去找赵砚。从宣德门起,皇宫各处就张灯结彩,一派喜气。
&esp;&esp;小路子作为新任的大内总管,忙得不可开交,指挥着宫人搬这个抬那个。见到他过来,连忙请安,乐呵呵道:“敦亲王殿下,陛下正在甘泉宫试婚服呢,奴才带您过去?”
&esp;&esp;五皇子摆手:“不用,本王自行过去就行,你忙你的便是。”说完,就继续往甘泉宫去。
&esp;&esp;甘泉宫的门大开,宫娥和小太监端着托盘进进出出,见到他后屈膝行礼,就继续忙自己的事了。
&esp;&esp;五皇子一步跨了进去,边走边喊:“小七,恭喜啊!我给你送贺礼来了。”
&esp;&esp;他跨过屏风走到内室,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esp;&esp;屏风后,赵砚正摊开手任由宫人穿上喜服。他身侧站着一银甲覆面,清雅入竹的男子,神情极其熟稔的在和赵砚说话。
&esp;&esp;那男子手里托着一只精致的木盒,温声细语道:“这是两块同心玉,是我在北地火山所得,上面坠着的同心结还是你嫂子亲手打的。你和阿翎配在身上,可温阳暖身,对身体十分好。”
&esp;&esp;再细看那玉,竟是罕见的红玉,一只雕龙,一只刻凤,做工当真奇巧。
&esp;&esp;配在喜服上更添光彩。
&esp;&esp;赵砚伸手摩挲了两下,笑道:“我很喜欢,阿翎肯定也会很喜欢的。”
&esp;&esp;五皇子再看看自己手上的锦盒,里头也是一块玉,但只是一块羊脂白玉。
&esp;&esp;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突然就有些送不出去手了。
&esp;&esp;赵砚一抬眼,见他站在屏风处,笑着问:“五哥,你怎来得这样早?”
&esp;&esp;五皇子走近两步,把锦盒送到他手里:“给你的新婚贺礼。”
&esp;&esp;赵砚接过打开,道了句谢,然后就把锦盒放下了。
&esp;&esp;五皇子看着他腰间晃荡的红玉只觉得碍眼:小七怎得看上去和这人很熟?
&esp;&esp;他抬眼看向燕祐,语气冷淡问了一句:“你是哪个?本王从前怎么没见过你?”
&esp;&esp;燕祐连忙拱手朝他行礼:“草民燕记大当家燕祐见过敦亲王殿下。”
&esp;&esp;五皇子听到他名字,下意识就问了一句:“哪个祐?”
&esp;&esp;赵砚察觉出他有些不善,立刻打断他的话:“五哥,南阳郡一役,燕大哥出力良多。这次温太妃和温国公叛乱,也是他带镇南军前来支援的,你待他客气一些。”
&esp;&esp;这一声燕大哥瞬间让五皇子破防:“小七,你是天子,如何能称一个平民大哥?”你喊他哥,那这人不是和自己称兄道弟了。
&esp;&esp;他赵谨可没有乱认兄弟的习惯。
&esp;&esp;赵砚不想和他掰扯,干脆转移话题:“五哥,太庙祭祀那边缺人手,你帮我督促一二,不要误了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