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据说当年风老祖一个眼神,就能降服林中猛虎。
&esp;&esp;孙燕晚修炼武功,一直都进步神速,但在修炼招妖幡上却屡屡碰壁,令他郁闷非常,这也是无可奈何,孙燕晚也不觉得自己就无所不能。
&esp;&esp;修炼了良久,孙燕晚睁开眼睛,天色已经全黑,他自言自语道:“我如今八大奇经,十二正脉,二十四条经筋悉数炼成,也只有十余条隐脉不曾贯通。”
&esp;&esp;“也不知道是我先把三十六隐脉全数贯通,还是先参悟入微之境?”
&esp;&esp;“所贵法乾健,于道悟入微。”
&esp;&esp;第292章 六经章句集注
&esp;&esp;太师闻喜,武军侯霍飞虎,还有太学院时弼!
&esp;&esp;三人面前放着十余卷书,书名《六经章句集注》。
&esp;&esp;霍飞虎是个纯粹的武者,还不大懂这玩意的威力,忍不住问了一声:“果然如此厉害?”
&esp;&esp;时弼点了点头,无言无语。
&esp;&esp;闻喜长叹一声,说道:“他就是年纪太轻,不然……”
&esp;&esp;孙燕晚不是第一次来雒京,但这一次却跟前面几次截然不同。
&esp;&esp;前面几次,他虽然也闹出极大的事儿来,但却从未没有这一次——震惊朝野!
&esp;&esp;孙燕晚创出了六经武学,其实就是为了蹭个热度,顺带也试探一番,大琅文坛对六经的态度,他有武经楼的满堂典籍,又有跟大宗师,宗师们创立武学的经验,创出仅仅是为了配合六经的武学,并不算为难。
&esp;&esp;但是他接下来,就玩了一波大活!
&esp;&esp;孙燕晚创出了六经武学之后,就甩了一十六卷《六经章句集注》。
&esp;&esp;这个世界武学昌盛,儒家虽然也兴盛,却没有宋明时代那么多流派,还没人想到“六经注我”这种惊世妙想。
&esp;&esp;我注六经,是解释六经!
&esp;&esp;六经注我,是用六经为论据,证明自身言论的正确性。
&esp;&esp;简而言之,孙燕晚发现了,这个世界有个文圣人的位子等着自己!
&esp;&esp;若不取来!
&esp;&esp;岂非是暴殄天物?
&esp;&esp;这一十六卷《六经章句集注》出世,整个雒京尽皆震动,不数日后,天下震动。
&esp;&esp;若是历史能动,只怕也要震一震。
&esp;&esp;三位宗师望着《六经章句集注》,霍飞虎还只是感慨,时弼是茫茫然,闻喜是震怖,良久之后,这位镇国太师说道:“我也没想到孙博士,居然有如此经天纬地之能。”
&esp;&esp;时弼缓缓说道:“我也没想道,孙博士胸有天地,跟我等不是同流。”
&esp;&esp;霍飞虎忍不住又问了一句:“究竟会如何?”
&esp;&esp;闻喜淡淡说道:“武军侯还是不要知道了,便是老夫也不想知道。”
&esp;&esp;这位镇国太师浑身微微颤抖,哪怕遇到大宗师,乃至绝顶高手,他也不至于如此,但这一十六卷《六经章句集注》,生生把这位大琅朝的老臣给吓到了。
&esp;&esp;他心头只有一个念头:“孙燕晚……还是人吗?”
&esp;&esp;孙燕晚开了一波大,反而更为深居简出,虽然每日还会接待学院学子,却只是微笑不语,极少说话,也没怎么阐述言论。
&esp;&esp;武经楼前,一日热闹过一日,来的已经不光是学子,甚至当朝大员,名满天下的大儒都纷纷来此,有些人甚至也不言语,就是默默的站立一会儿,看孙燕晚几眼,便即转身而走。
&esp;&esp;也有些人当场就要执弟子之礼,孙燕晚一一推拒,他年纪太轻,不合适做这种事儿。
&esp;&esp;真要说整个雒京,最兴奋到满街乱跳之人,却是当年的探花郎,如今的李忘忧翰林。
&esp;&esp;这位翰林在孙燕晚高中状元之后,酒醉后常跟人吹嘘——小李只合探花,弟子一中状元。
&esp;&esp;不时就以状元师自居!
&esp;&esp;待得这一十六卷《六经章句集注》出世,李忘忧就在樊楼上跟人吹嘘:“世间文章共一石,我学生独占八斗,我占三斗,天下文人士子合欠我师徒一斗。”
&esp;&esp;事后李忘忧酒醒,知道这番言论不对,四处宣扬自己不曾说过,此乃有人抹黑,只是这逸闻不胫而走,传的太广,导致他怎么“辟谣”都止不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