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随着不断深入,直到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众人分散后陆续上船,发动了动力引擎,伴随着轰隆隆的内燃机轰鸣声,数百支橘色的反光救援艇开始在洪水中划出一道道三角形的分浪,朝着北方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岸前进。
&esp;&esp;“三船一组!洪水湍急,注意避碰规则,编队行驶时,舟艇之间前后间距应保持至少10,防止舟艇碰撞或受波倾翻!”
&esp;&esp;顾几拿着后勤配发的防水扩音器,对着自己编队的救援指挥大喊道。
&esp;&esp;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编队,认为三橡皮艇模式最为当下危机环境,根据水域风险等级,“3+9方案”最适用于下游存在滚水坝、落水坡形成沸腾线、翻滚流等高风险水域,可承担灾情侦查、人员疏散、营救遇险群众等高难度救援任务。
&esp;&esp;本身洪水蔓延的地方距离河岸就不远,再加上橡皮艇配备的动力很足,大约十五分钟左右,舟艇部队就已经进入洪水中心了,湍急的水流咆哮着,像群受惊的野马,从东北方向奔来,势不可当。
&esp;&esp;周围的树被刮得东倒西歪,整片野外树林就像变成了泽国一样,根据周围的树冠参照,顾几预估当前的水位高度已经有五米之高,而这还没到达河岸边!
&esp;&esp;陆续,他还能看到从前方撤退回来的邦政府救援队。
&esp;&esp;顾几从双反呼喊的交流中听到,高哈蒂周围的村镇已经完全被洪水淹没,只剩下少数较高的建筑还在苦苦支撑,所幸当初转移时,第一批安排的就是岸边高危灾民,所以并未出现太多死伤情况。
&esp;&esp;目前受困的灾民住要集中在迪斯布尔等临近河流流域的二批城镇,水位也涨到了近七八米的位置。
&esp;&esp;约么五分钟后。
&esp;&esp;顾几终于在望远镜中看到了城镇的影子,或者说,这已经不能称之为城镇,因为原本的小楼的楼顶早已变成了一座座小型“孤岛”,大量灾民们挤在一起,披着一大块防水帆布,而有的人干脆就顶着一个木盆,伴随着如吼的声,面带惊骇与不安。
&esp;&esp;他们与列车受困的灾民同样绝望,只能眼睁睁看着水位一点一点上涨,吞没自己的生存空间,却什么都做不了。
&esp;&esp;“前方水流湍急,所有人注意!下面开始分配任务……”
&esp;&esp;恰好,岸边指挥员成立,经过专家组沟通,终于制定出了具体的营救方案,普拉丹将任务一一下发。
&esp;&esp;任务种类主要分为三种:
&esp;&esp;一是疏散转移已受或可能受水势威胁的人员;
&esp;&esp;二是搜索营救落水或因水被困的失踪人员;
&esp;&esp;三是抢救因山洪、泥石流、建筑坍塌等次生灾害导致的被困人员。
&esp;&esp;任务难度正好按顺序,由低至高。
&esp;&esp;大部分支队都被安排了任务一,只要转移那些被困在房顶的灾民,将他们带离洪水,过程中注意不让人员落水即可。
&esp;&esp;或许是看到顾几之前的营救知识技能水平不低,普拉丹给他安排了一个难度不高也不低的任务二。
&esp;&esp;比起前者。
&esp;&esp;他这个任务则需要去一些相对“犄角旮旯”的地方搜索找人,这些地方不但要脱离大部队,往往还存在一定的未知风险,可能要下船潜水进入,万一搜索过程中发生建筑坍塌,或者有暗流,就会被困,甚至引发翻船。
&esp;&esp;真正最难的任务,是普拉丹自己带领的编队的任务三,在泥石流、山体滑坡中救人,那可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
&esp;&esp;但值得一提的是。
&esp;&esp;普拉丹派给他的搜救任务中,着重点名了两个人:
&esp;&esp;首席部长与,水利部长!
&esp;&esp;第161章 奇怪的巧合
&esp;&esp;也对,两人都是邦政府高层,的确应该重点搜救。
&esp;&esp;只是顾几有一点不明白。
&esp;&esp;首席部长为了安抚灾民情绪,表达邦政府与民众共进退的精神,留守迪斯布尔,被突然袭来的洪水困住或冲走,可以解释得通。
&esp;&esp;但水利部长失踪是什么情况?
&esp;&esp;一个懂水文知识的高官,会不清楚这起山洪爆发的规模与程度?
&esp;&esp;何况他之前还瞒报水库大坝蓄水情况,如此自私自利的人,在得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