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顾几赶忙拒绝。
&esp;&esp;八字胡大副却蹙眉反问:“现在我们与敌方的距离还不到500英尺,如果这还嫌远,难道非要直接贴脸再打么!”
&esp;&esp;“是啊,一旦距离过近,我们同样也会受到重型鱼雷的爆炸波及的!”
&esp;&esp;另一名副官也跟着补充了一句。
&esp;&esp;阿克历莫维奇并未跟手下一起反驳,而是仔细琢磨了一下声呐定位,双眼微微一睁:“你的意思是,敌方在这个深度下,很容易发射弹道导弹?”
&esp;&esp;“没错!”
&esp;&esp;不愧是“洛沙里克”号的艇长。
&esp;&esp;目光的确锐利,一眼便能瞧出问题。
&esp;&esp;“据我所知,无论是冷战时期的667a,还是现代绝大部分战略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直接发射弹道导弹的最大深度,一般都在40~50米左右。”
&esp;&esp;“而‘虎克’号现在的深度,就是45米!”
&esp;&esp;顾几前脚刚说完。
&esp;&esp;阿克历莫维奇后脚便接过话茬。
&esp;&esp;一旁的那些潜艇高级军官也跟着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esp;&esp;当前这个位置,他们只要打开鱼雷发射管,势必会被敌方“虎克”号的声呐系统捕捉到。
&esp;&esp;倘若在对方已经启动弹道导弹发射井的前提下。
&esp;&esp;只需要几秒,赶在被重型鱼雷击沉前,便有很大概率完成水下点火发射。
&esp;&esp;一旦弹道导弹冲出海面。
&esp;&esp;到时,就一切都晚了!
&esp;&esp;“就算我们知道这一点,现在也没办法改变它的位置吧?”
&esp;&esp;八字胡大副摊开双手。
&esp;&esp;的确。
&esp;&esp;就算他们能无限接近敌方潜艇,缩短鱼雷进攻的距离和时间,可也没办法改变对方的深度,最后总归还是要面临导弹发射的风险。
&esp;&esp;“我们可以用天线!”
&esp;&esp;“你说什么?”
&esp;&esp;蓦地,顾几突如其来的一句话。
&esp;&esp;倒是吸引了控制室内不少人惊异的目光。
&esp;&esp;“我们可以升高潜艇拖拽天线,想办法缠住‘虎克’号尾部的动力桨,然后利用自身动力,将其拽到水下!”
&esp;&esp;此话一出。
&esp;&esp;不禁令所有人面色一惊。
&esp;&esp;所谓“拖拽天线”,又称潜艇浮力电缆天线。
&esp;&esp;它是通过电机收放装置来实现对天线的收放,然后天线组件便能依靠自身浮力倾斜上浮至水面或水下较浅深度,接收无线电信号。
&esp;&esp;考虑到使用环境是在海水中,又有作战安全需求,所以拖拽天线材质非常结实。
&esp;&esp;就算硬扛成千上万吨的拉拽,也不会断裂。
&esp;&esp;而顾几的方法,便是利用天线上浮的功能,缓缓延伸至“虎克”号尾部,只要能接触到桨叶,就会瞬间卷入电机轴,形成缠绕。
&esp;&esp;到时候,“洛沙里克”号迅速下潜。
&esp;&esp;利用自身更先进的动力,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将其硬拖下来。
&esp;&esp;只要超过了水基导弹发射深度,那么“虎克”号的底牌,就打不出来了!
&esp;&esp;“这个想法太妙了!!”
&esp;&esp;“是啊,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能想出这种鬼主意!”
&esp;&esp;一时间,潜艇兵们纷纷对顾几的提议赞不绝口。
&esp;&esp;这次就连经常反对他的八字胡大副,也没找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esp;&esp;于是。
&esp;&esp;阿克历莫维奇便直接下令,让通讯组的人即刻动手。
&esp;&esp;虽然方案简单。
&esp;&esp;但真正实际操作起来,其实并不容易。
&esp;&esp;一方面,潜艇需要在保持绝对安静,不被发现的前提下,慢慢释放天线;
&esp;&esp;另一方面,则需要将天线对准目标尾部的动力桨。
&esp;&esp;关键就在这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