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道:“三叔,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看把你乐的。”
&esp;&esp;“你知道什么,”谈爱国一个爆栗就敲在侄子头上,“这是人家的心意。再说了,谁说不是好东西,你三婶,你妈,可没有她这样的手艺。”
&esp;&esp;“真的很好吃?”谈红军有些怀疑,“我看她也就十几岁,手艺好也有限。三叔,你别不是看人家好看,就动了歪心思吧。”
&esp;&esp;谈爱国一脚踹在侄子屁股上:“你他娘的知道个屁,就知道看人家女人好看。好看有什么用,得会来事。”
&esp;&esp;就像这个周小满。
&esp;&esp;不过二十左右的年纪,就极懂人情世故。
&esp;&esp;以前是她男人来送,倒不觉有什么。后来换了她,她每回来,都要带点自家的东西。
&esp;&esp;或是自留地里的菜,或是她亲手做的吃食,味道都还不错。
&esp;&esp;他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就更加好说话了。
&esp;&esp;红旗公社唯二的国营饭店,难道没有别人惦记着他这点生意。
&esp;&esp;比信用社的赵贵财有面子的人,多了去了,他难道就不能换人?
&esp;&esp;现在天气这么热,弄黄鳝的人当然不少,也有人在他跟前游说,他都没答应。
&esp;&esp;这都是看在周小满的面子上。
&esp;&esp;谈爱国摇摇头,抱着两瓶罐子,往休息室走。
&esp;&esp;周小满送过来的东西,一定很好吃,他要先尝尝。
&esp;&esp;…
&esp;&esp;周小满挑着桶,先去了一趟国药店。这几天,余秀莲围着猪圈忙上忙下,不小心磕到了,她要买点药。
&esp;&esp;买了红药水,紫药水,周小满又去了供销社。
&esp;&esp;供销社的姑娘早就跟她混熟了。
&esp;&esp;看到她来,先说自己目前还没有空罐子,又献宝似的,问她要不要凉鞋。
&esp;&esp;“总共就来了几双,我看有你的码,就留了一双,可好看了,你看看,是水晶的。”
&esp;&esp;周小满接过一看,有些哭笑不得。
&esp;&esp;小姑娘口中的水晶,其实就是这个年代的塑料凉鞋。
&esp;&esp;凉鞋材质是透明的,里面还镶嵌着亮晶晶的粉粒,再配上两边的硕大塑料花,在这个年代,算是难得一见了。
&esp;&esp;“有没有三十八码?”周小满问。
&esp;&esp;“有有有,还有最后一双,在这里。你要的话,就给两块钱。”
&esp;&esp;“行,给我拿一双。”
&esp;&esp;三十八码,当然不是周小满的脚。她打算送给曲春花这个干娘。
&esp;&esp;她倒是想过给余秀莲买一双,人家开口就拒绝。
&esp;&esp;“这么好的鞋子,在猪圈里干活,太浪费了。而且也不方便。”这是余秀莲的原话。
&esp;&esp;不舍得是真,不方便也是真。
&esp;&esp;凉鞋底下一格一格,一不小心,卡块石头或者猪粪在里面,那就麻烦了。
&esp;&esp;周小满也就没再提这事。
&esp;&esp;农村里干活,草鞋经济又实在。而且,到了夏天,大家都习惯打赤脚。
&esp;&esp;周小满又买了一斤薄荷酥,一斤白糖,一斤猪肉,三把蒲扇,就去了干娘家。
&esp;&esp;第112章 再遇徐达
&esp;&esp;王孝敬去串门了,曲春花在家。
&esp;&esp;知道周小满的来意,她嗔怪道:“你来就来,还送什么东西。”
&esp;&esp;“就是我的一点心意,端午节我就不过来了,提前给干娘过节。”
&esp;&esp;周小满说着,将买来的东西一一拿出来,又从桶里拿出四个罐子来。
&esp;&esp;有两瓶番茄酱,两瓶泡椒腊泥鳅。
&esp;&esp;“番茄酱,志强肯定爱吃,那泥鳅给你跟干爹吃。要是觉得好,下回我再送点来。”
&esp;&esp;都是自家做的东西,曲春花只有喜欢的。
&esp;&esp;看到凉鞋,她拿在手里,爱不释手地摆弄来摆弄去。
&esp;&esp;“让你破费了,这凉鞋真好看。我正想着去买双。”
&esp;&esp;“干娘,你赶紧试试,看合脚不。也不知道我记错了码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