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她没出息,实在是这个年代的代步工具,极其有限。
&esp;&esp;据她所知,白河生产队几十户人家,总共只有一辆自行车。人家宝贝得跟什么似的,轻易不拿出来用,更别说借给外人。
&esp;&esp;他们平时有事,就要走上十几分钟,去隔壁大队借。当然,也没那么好借,用一次,给一毛钱。
&esp;&esp;“你会不会骑车,要是不会,我过两天抽空,再来教你。”王孝敬笑道。
&esp;&esp;“干爹,我会骑。”
&esp;&esp;周小满说着,双手扶住车把,打起撑脚,左脚踩住踏脚滑动,等车子动起来,就把右脚往后抬,飞快地就上了自行车。
&esp;&esp;开始,自行车歪歪扭扭,仿佛下一刻就要倒了。慢慢的,车身越来越稳,周小满找回了感觉,顺顺当当地在前院骑了好几圈。
&esp;&esp;小宝站在大门口又叫又跳。
&esp;&esp;“妈,我也要骑,我也要骑车。”
&esp;&esp;一旁的余秀莲则是满脸傻笑。
&esp;&esp;她家有车了,多有面子啊。
&esp;&esp;等下她要去队上宣传宣传。队上的那些女人们,肯定会嫉妒死她。
&esp;&esp;众人都高兴坏了。
&esp;&esp;王孝敬见周小满会骑自行车,也不觉奇怪。
&esp;&esp;听说干女儿娘家舅舅家就有自行车,肯定是一早就学会了。
&esp;&esp;眼看天色不早,王孝敬拿出余安邦寄回来的信,又递给她一个大袋子,说了国营饭店谈爱国催她送黄鳝的事,就匆匆离开了。
&esp;&esp;周小满将车停好,把袋子递给余秀莲,迫不及待打开了余安邦的信。
&esp;&esp;信里,开头依旧是问候余秀莲与小宝。
&esp;&esp;后面,则是通篇说自己在外头的见闻。
&esp;&esp;男人眼界宽了,见识也长了不少。他兴奋地告诉周小满,外头的世界多么精彩,甚至有黄头发绿眼睛的外国人。
&esp;&esp;在他的信里,外国人几乎被形容成怪物。
&esp;&esp;吃饭不用筷子,说话是鸟语,就连穿着打扮,也格外吓人。
&esp;&esp;周小满笑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
&esp;&esp;当然,信里的肉麻话也不少,周小满看多了,就免疫了。
&esp;&esp;不过,看完信,她也知道自行车是怎么回事了。
&esp;&esp;原来,前段时间,她爸写信给大哥周和平抱怨说她妈上下班太累,问她大哥有没有门道弄自行车。
&esp;&esp;两个男人一合计,当场就去弄自行车了。
&esp;&esp;据余安邦说,花了两天,勉强弄了两辆自行车。
&esp;&esp;至于花了多少钱,信中一个字都没说。周小满猜,肯定花了大价钱。
&esp;&esp;“哎哟,这么多东西,安安这孩子,太浪费钱了。”
&esp;&esp;旁边的余秀莲蹲在地上,看着麻布袋里的东西,半是心痛半是骄傲。
&esp;&esp;周小满走过去一看,顿时乐了。
&esp;&esp;这麻布袋,几乎就像个百宝箱。
&esp;&esp;奶糖,罐头,卖乳精,鸡蛋糕,甚至,还有几盒海鸥香烟。
&esp;&esp;周小满就想起他信里说的,怕被别人惦记上,只买了不太好的海鸥香烟,让她到时候给尤叔与大舅送过去。
&esp;&esp;至于周小满娘家,人家也收了满满一大袋子。
&esp;&esp;“妈,咱们先把东西提到屋里去,外头人多眼杂。”
&esp;&esp;余秀莲回过神来,连连点点应是。
&esp;&esp;还是儿媳妇想的周到,被人看见了,人家要吃怎么办。
&esp;&esp;一家三口就进了屋。
&esp;&esp;小宝高兴自是不用提,周小满捡了两罐罐头,拿了四包香烟,就出了家门。
&esp;&esp;她要去送东西。
&esp;&esp;第131章 遭贼了
&esp;&esp;当天晚上,余秀莲家买了自行车的消息,就在白河生产队传开了。
&esp;&esp;周小满一家三口坐在前院歇凉,就迎来了不少客人。
&esp;&esp;大家三三两两,围着周小满家的自行车打转。
&esp;&esp;有那话多的,就问起了自行车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