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第137章 噩耗传来
&esp;&esp;周小满是打死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点想余安邦的。
&esp;&esp;她将所有的精力发泄到劳作上来。
&esp;&esp;自从双抢开始,她太忙了,就一直没有送黄鳝。
&esp;&esp;其实,算起来,送黄鳝赚的钱,肯定比双抢赚的更多。
&esp;&esp;可一来,她想体验农活,二来么,也是让余秀莲安心。家里总要有个人挣工分不是。
&esp;&esp;等双抢的工作告一段落,她就马不停蹄开始放地笼子。
&esp;&esp;还是采取了原先那种踩点编号的模式。
&esp;&esp;早起晚归,熬了大半个月,收获颇丰。
&esp;&esp;有一回,她一晚上竟然弄了近三十斤黄鳝,泥鳅鱼虾也不少。
&esp;&esp;她就更加勤快了。
&esp;&esp;只恨不得天天泡在河边渠道边。
&esp;&esp;不过,这么久过去,生产队早就有人发现她在放地笼子。
&esp;&esp;大家都闲下来,有不少人也晚上去弄黄鳝。
&esp;&esp;有人甚至也学周小满,不再用夹子夹,也做地笼子放。
&esp;&esp;不过,因为做地笼子的成本太高,仿效的人并不多。
&esp;&esp;哪怕不多,周小满也有了紧迫感。甚至,为了能避开人家的地笼子,她不得不跑更远的地方去寻找。
&esp;&esp;有竞争,不免就有摩擦。
&esp;&esp;有些人暗搓搓向周小满打听位置,得不到答案之后,就各种酸言酸语。周小满付之一笑,并不理会。
&esp;&esp;她并不怕别人弄的比她多,反正她的黄鳝能马上变现。
&esp;&esp;队上的社员就是一天能弄到一百斤,那也要有人。
&esp;&esp;果然,大家热火朝天干了几天,发现自家吃不完,又不好出手,也就熄火了。
&esp;&esp;也有机灵的,打听周小满的黄鳝送去了哪里。
&esp;&esp;周小满也不怕人知道,就一一说了,还特意强调是走的王孝敬的关系。
&esp;&esp;众人一听,都没辙了。
&esp;&esp;谁让他们没有个在国营单位当领导的干爹呢。
&esp;&esp;终于,社员们消停了。周小满也松了一口气。
&esp;&esp;这些日子,有社员暗地里偷拿她的地笼子,不过几天,周小满就丢了三四个。
&esp;&esp;编一个地笼子,要花费不少功夫,她心疼坏了。
&esp;&esp;现在好了,她的地笼子保住了。
&esp;&esp;忙忙碌碌,又过去七八天。周小满头昏脑胀,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可仔细去想,又想不起来,只好放下。
&esp;&esp;这天上午,周小满正在田里与社员们一起扯草。
&esp;&esp;插完秧后不久,田里的杂草就会长出来。这个时候,社员们就会把草拔出来,然后,踩进泥巴里做肥料。
&esp;&esp;周小满认认真真听着丁会计与她说踩草的要点,就听到田埂上有人叫她。
&esp;&esp;她不由抬头,脸上就露出笑来。
&esp;&esp;“干爹,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
&esp;&esp;她一边说,一边往田埂上走。坐在田埂边上,将手脚上的泥巴冲了冲,这才迎了上去。
&esp;&esp;王孝敬与周围的社员点头示意,这才压低声音对周小满道:“有点事找你,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esp;&esp;周小满点点头,回头与丁会计说了一声,这才跟着王孝敬往大道上走。
&esp;&esp;王孝敬走得很快,周小满几乎要小跑着才能跟上。
&esp;&esp;两人一前一后,走到一颗大樟树下时,王孝敬这才开口说话了。
&esp;&esp;“我问你,安邦是不是在冀省?”
&esp;&esp;周小满看着他严肃的神情,不由心下咯噔。没由来的,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esp;&esp;“好,好像是,”她迟疑着道,“最后一次给我写信,就是在冀省的连市,当时说,再过两个月就回来一趟。干爹,是不是出什么事。”
&esp;&esp;王孝敬的神色更凝重,他朝四周看了看,这才道:“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你要有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