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可惜了。
&esp;&esp;不过,说到建房子,周小满就道:“你去队上问过没,咱们要是再建房子,要不要新批地基,还有红砖,会不会卖给咱们?”
&esp;&esp;“这事,我早问过大舅。如今队上的地,都是国家的,倒不用你说的手续。不过,大舅说,咱家要是建房子,也不是不行,最好就在现在的位置建,把老房子拆了,直接盖新的,也省得别人说嘴。”
&esp;&esp;周小满不吭声了。
&esp;&esp;前院后院都种了菜,她当然也舍不得。不过,一想到要跟彭寡妇家继续做邻居,她就不太乐意了。
&esp;&esp;“那红砖呢,上哪里买?”
&esp;&esp;余安邦就笑:“我媳妇就是会享受。我也想建红砖房,像镇上的那样。也省得一到梅雨天,家里的地潮乎乎的粘脚。我去打听过了,镇上的红砖厂,说是所有的红砖只卖给国营单位,给人家建房子,人家都不乐意来。”
&esp;&esp;她早就该预料到的,周小满叹气。
&esp;&esp;“要不,咱们就用土砖建房吧,等明年开春,我就做土砖。在咱们现在的基础上,再加盖两间。以后孩子长大了,也住得开。”
&esp;&esp;“以后再说。”
&esp;&esp;周小满不太乐意。
&esp;&esp;土砖房子,她实在不想住了。
&esp;&esp;因为土砖房子屋顶没有封顶,一到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到处得用盆接。运气不好,床铺都会打湿。
&esp;&esp;有时候,风大了,她就担心屋子会不会塌。
&esp;&esp;这还不算什么,有一回,她看到房间里的墙壁里,钻出老大一只老鼠,差点把她吓死。
&esp;&esp;要是住红砖房子,就没有这个烦恼了。虽然红砖房夏天更热。
&esp;&esp;哎,她还是太心急了。慢慢来吧。
&esp;&esp;要再过几年,乡下也都会建红砖房。到时候,电也普及了。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esp;&esp;现在啊,还是将就住着吧。
&esp;&esp;下午,两口子就去上工了。
&esp;&esp;生产队的茶籽该摘了。
&esp;&esp;白河生产队的山上,漫山遍野都是茶籽树。有些茶籽树,是种了七八年,树就长得很高。
&esp;&esp;最高的,有七八米。矮的茶籽树,也有两三米。
&esp;&esp;生产队的社员们个个都是爬树的好手,几乎不用梯子,嗖嗖地就上了树。如今已经是十月底,茶果外面的绒毛退得差不多了。
&esp;&esp;茶果色泽艳丽,或红或黄,大的有土鸡蛋大,小的也有金桔子那么大。
&esp;&esp;生产队以家庭为单位,按重量计工分。
&esp;&esp;余安邦爬到树上摘茶果,周小满与余秀莲则在树下捡。
&esp;&esp;摘下来的茶果,全都扔进箩筐里。
&esp;&esp;到了傍晚的时候,大家挑着箩筐,就去生产队公房交茶果。
&esp;&esp;丁会计一手记账,那边的记工员就记公分,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理清楚账目。
&esp;&esp;摘回来的茶果,全都堆在队上库房的角落里。
&esp;&esp;沤上六七天,茶果的油分就更多了。
&esp;&esp;趁着天气好,将茶果挑到晒谷场翻晒。
&esp;&esp;晒几天,茶果就自动裂开,黑色的茶籽自然脱落。
&esp;&esp;那些没有分离的茶籽,就人工剥出来,用筛子筛干净。社员们人多,花个把小时,就弄全扬干净了。
&esp;&esp;晒干净的茶籽,再晒上十来天,才能拿去榨油。
&esp;&esp;忙活了大半个月,周小满家分了八十多斤茶籽。
&esp;&esp;这些茶籽,将是他们未来一年的食用油来源。
&esp;&esp;除了各家分得的茶籽,队上其余茶籽,就卖去生资站。
&esp;&esp;得的钱,到年底,再统一按工分发下来。
&esp;&esp;分了茶籽,周小满与余安邦就去榨油。排了两个小时的队,终于轮到他们了。
&esp;&esp;榨茶油的工具,是最古老的木榨机。
&esp;&esp;磨具,空心木桶,铁箍,钎子,周小满看得啧啧称奇。
&esp;&esp;不过,一会儿功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