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们不稀罕吃的,可稀罕玩的呀。
&esp;&esp;那小玩意儿拿出去,格外有面子。
&esp;&esp;就这样,不过一个月的功夫,周小满就将小屁孩们收拾得服服帖帖。
&esp;&esp;她的课堂上,别说讲小话,所有的孩子坐得笔直,眼睛直勾勾盯着黑板,到了回答问题的环节,更是各个举手,生怕自己会落下。
&esp;&esp;表现好才能得红旗,得了红旗才能有奖励,他们心里自有一笔账。
&esp;&esp;学校的老师见周小满这么有手段,都连连竖起大拇指,陈校长更是乐得不行。
&esp;&esp;“周同志,你简直就是天生当老师的料。要不这样,等过段时间,我去公社问问看,能不能把你的待遇提一提。”
&esp;&esp;只要待遇好,他就不信留不住人。
&esp;&esp;周小满笑笑,自然是答应了。
&esp;&esp;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esp;&esp;三月中旬的时候,张达强要去学校报到了。
&esp;&esp;余安邦与周和平二人花费了老大功夫,给他兑换了一大堆全国粮票。
&esp;&esp;周小满更是抽出一天时间,陪周小丽去了一趟县城,买了不少东西。
&esp;&esp;这一回,周小丽难得地大方。
&esp;&esp;不仅各种日用品买了一堆,就是衣服,也给张达强新添了两套。
&esp;&esp;周小满不免打趣她。
&esp;&esp;周小丽就道:“你就别笑我了,我又不傻。达强到时候走出去,要是班上的同学都穿得好,他穿的跟个乞丐似的,他也抬不起头来。他那个人心思又重,要是被别人看不起,肯定心里不痛快。出门在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还怕他被人欺负。穿的好些,别人就算对他有什么想法,也会憋在心里。”
&esp;&esp;这就是古话说的先敬衣裳后敬人。
&esp;&esp;“我家小丽长大了。”周小满感叹。
&esp;&esp;周小丽就红了脸:“我怎么不是大人了,我家静静都九个多月了。”她反驳了一句,又说起赚钱的事来。
&esp;&esp;“姐,你还有没有时间。要是有时间,也跟着我一起做衣服吧。我现在接了妈他们厂里的活,一个月也能赚十来块,有时候,赶货赶得急,晚上在家加班,十几块随随便便就到手了。”
&esp;&esp;周小满自然是推辞,她有几斤几两,她心里清楚。
&esp;&esp;不过,说起做衣服,她不禁问道:“你上回不是说有人找你做衣服吗?现在还有没有?”
&esp;&esp;自己做衣服可比给纺织厂订扣子锁边之类的活更赚钱。
&esp;&esp;“有是有,不过不多,”周小丽有些遗憾,“你也知道,要不是结婚这样的大事,谁都轻易不会做新衣服。”
&esp;&esp;“没事,慢慢来。咱还有一个办法,”周小满眼珠子一转,“你让妈也穿新衣服去上班,肯定有人问。另外,你给我也做一身,我到时候穿到镇上去,帮你揽生意。”
&esp;&esp;周小丽自然答应下来。
&esp;&esp;日子过得飞快,眨眼间,就进入了四月中旬。
&esp;&esp;收音机里天天报七八年高考的事。
&esp;&esp;听到说今年高考的年纪放宽到三十岁,周小满就亲自去了周大舅家。并让周大舅去通知姨妈。又让余安邦跑去余大姑,周大姑,周二姑等人家里。
&esp;&esp;这些亲戚家,去年就有想报考的,可是年龄受了限制。今年,年龄放宽,肯定是要抓紧时间准备的。
&esp;&esp;说了一通,余家今年的亲戚里头,起码有七八个会去报考。
&esp;&esp;周小满感觉压力大。
&esp;&esp;比起去年,今年的升学压力只会更大。
&esp;&esp;可她的时间不算太多。
&esp;&esp;白天要上课带娃,只能挤出空隙出来看会儿书。
&esp;&esp;晚上她倒是想看,可灯泡的亮度太小,看一会儿书,就觉得眼睛累的慌。
&esp;&esp;周小满只好每天早上早起,因为天气渐渐热起来,天亮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利用早上的时间,她的效率格外高。
&esp;&esp;就这样规律地过着日子,周小满觉得充实极了。
&esp;&esp;这天是星期天,趁着休息时间,她把余闹闹喂饱,就领着小宝大牛一起去外头采艾草与香椿芽。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