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刘志高有一肚子疑惑,却没好意思问出口。
&esp;&esp;按照计划,他开始问周小满问题。
&esp;&esp;什么时候开始准备高考的,是怎么准备的,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数学物理化学能考那么高的分,有没有什么学习的技巧。考试的时候紧不紧张,答题有没有取巧的办法之类的。
&esp;&esp;周小满认真听了,思考片刻,才一一回答。
&esp;&esp;她说得言简意赅,却句句都说在点子上,没有一句废话。可以说,干货满满。
&esp;&esp;刘志高听得连连点头,一旁的同志,也飞快地在纸上速写。
&esp;&esp;等准备好的问题问完,已经快到中午了。
&esp;&esp;第318章 采访
&esp;&esp;余秀莲笑眯眯出来留客。
&esp;&esp;“几位同志大老远过来,今天就在我们家吃饭吧,让小满亲自下厨。”
&esp;&esp;周小满就起了身,道:“是啊,就在我家吃个便饭,我现在就去厨房。”
&esp;&esp;刘志高作为记者,平时在外,没少受人优待。此时听人家说话真诚,也就趁势留了下来。
&esp;&esp;他还有许多问题想问问。
&esp;&esp;等待的时间,他就与余秀莲闲聊起来。
&esp;&esp;“你家媳妇又会读书,又会做家务,您可真是有福气。”
&esp;&esp;余秀莲像是找到了知音,眼睛笑成了一道缝。
&esp;&esp;“那可不是。这四里八方的,谁不知道我家小满是个能干人。您是不知道,她原先在向阳小学当老师,是学校的校长亲自来请的。教了一个学期,班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大大的提高了。还有一些家长,到我家来道谢,鸡蛋什么的送了好多。”
&esp;&esp;“我家媳妇不仅教书厉害,做家务也是一把好手。尤其是做饭上头,不是我吹牛,整个生产队,就没有比她做的更好吃的了。她还会做好多小零嘴。来,吃吃这个红薯干,我媳妇做的。特别甜。放了蜂蜜,自家产的…”
&esp;&esp;余秀莲平时是个怕生的,可她今天实在是太激动。
&esp;&esp;媳妇考上大学这件事,她还没机会到队上到处宣扬,此时被人捧了臭脚,那话就格外多起来。
&esp;&esp;她滔滔不绝,从学习到生活,再到周小满平时的为人处事,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esp;&esp;刘志高一行人听得眼睛都瞪大了。
&esp;&esp;他们早就听说乡下婆媳相处矛盾多多。这还是头一回听到婆婆夸媳妇的。
&esp;&esp;听她的语气,似乎夸张的成分并没有多少。
&esp;&esp;这位叫周小满的同志,果然这么优秀?!
&esp;&esp;这个也能写进去。
&esp;&esp;刘记者边听边快速写起来。
&esp;&esp;等余秀莲夸完了,帮厨完回来的余安邦又开始夸了。
&esp;&esp;他自觉比他妈有技巧,说话也克制许多,可那话里行间的意思,却掩饰不住自豪与骄傲。
&esp;&esp;刘志高就更加兴奋了。
&esp;&esp;他下笔如飞,速写起来。
&esp;&esp;等周小满做饭完了,将菜摆出来,就发现堂屋众人脸上都是笑意。
&esp;&esp;气氛比之先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esp;&esp;“先吃饭,吃完饭再聊。”
&esp;&esp;余安邦眼尖,第一个起身,帮着周小满摆碗筷。
&esp;&esp;刘志高等人也起身坐到了桌边。
&esp;&esp;等看到桌上摆的菜色,几人都掩饰不住惊讶。
&esp;&esp;“这,这是不是太丰盛了,”刘志高有些不好意思,“让你们破费了。”
&esp;&esp;同行的另外两人也跟着附和。
&esp;&esp;不是他们客套,周小满家的午饭,实在是太丰盛了。
&esp;&esp;红烧鲫鱼,辣椒炒肉,清蒸排骨,炖泥鳅,爆炒螺丝,长豆角茄子,凉拌西红柿,香葱煎蛋。
&esp;&esp;足足八个菜,摆了满满一桌。
&esp;&esp;这样的菜色,比人家办酒席还要奢侈。
&esp;&esp;菜品丰富就不说,菜色也相当不错。一看就很好吃。
&esp;&esp;“是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