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要不,我带着孩子回老家过暑假吧。小宝刚好也放假了,两个我都带回去。”
&esp;&esp;周小满下意识想不答应,可看着瘦得眼睛都大了的儿子,还是点了点头。
&esp;&esp;“也好。乡下确实凉快些。”
&esp;&esp;而且,乡下地方大,能到处撒欢。余闹闹回去了,估计更痛快。
&esp;&esp;小宝更是欢呼一声。
&esp;&esp;他也想回乡下了。
&esp;&esp;他想乡下的小伙伴,想下河摸鱼,上树捉知了,想漫山遍野到处疯玩。
&esp;&esp;一家人说定了,周小满就帮着打理行李。
&esp;&esp;两个孩子的衣服,小宝的书,只随便收拾了一番,就有两大袋子。
&esp;&esp;余安邦有些好笑。把袋子里的东西往外拿。
&esp;&esp;“闹闹的玩具就不带了吧。”
&esp;&esp;他拿出一个小汽车。
&esp;&esp;“他回了乡下,什么都能当玩具,这些东西,估计看都不会看一眼。”
&esp;&esp;周小满任由他把东西拿出来,长长叹了一口气。
&esp;&esp;“我要是也能跟着回去就好了。这小子,没我管着,只怕是要翻了天。”
&esp;&esp;周小满暑假也不能回家,她要待在实验室。
&esp;&esp;“我送他们回去,你别担心。到时候我在家里多待两天。小胖子的脾气是得有人治一治。”
&esp;&esp;说起余闹闹的顽劣,余安邦也有些头痛。
&esp;&esp;第469章 最好避一避
&esp;&esp;都说孩子越大越难带,这句话,在余闹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esp;&esp;倒没有别的,他实在太好动了。
&esp;&esp;对什么都感兴趣。
&esp;&esp;什么东西都要看一看,摸一摸。自从他这多手多脚的毛病有了,余秀莲再也不敢泡热茶了。
&esp;&esp;生怕哪一天不小心被小东西打翻了。
&esp;&esp;家里的瓶瓶罐罐,也要放到高处的地方。要不然容易遭殃。
&esp;&esp;他也是个话唠。
&esp;&esp;逮着什么问什么。
&esp;&esp;最喜欢问的是你在做什么,为什么。
&esp;&esp;余秀莲那么心疼孙子的,也被他烦得不行。
&esp;&esp;偏偏小孩子学东西快,还不能随心所欲。
&esp;&esp;有一回,余秀莲就是受不了,说了句“你走开,讨嫌”这样的话。
&esp;&esp;余闹闹就学会了。
&esp;&esp;这句话,他分别用在了哥哥爸爸妈妈身上。
&esp;&esp;用在哥哥身上,哥哥只觉得他好玩,还故意逗他。
&esp;&esp;余安邦听了,也觉得儿子有意思,还故意学他的话。
&esp;&esp;周小满却是急忙纠正了他。
&esp;&esp;告诉他不能那么说,是错的。
&esp;&esp;花了好几天,余闹闹小朋友才算接受了妈妈的批评教育。
&esp;&esp;周小满头痛,回头就开家庭会议,让全家人说话都留神,不要被小孩子学了去。
&esp;&esp;余秀莲坚决拥护大学生儿媳妇的话。
&esp;&esp;余安邦与小宝虽然觉得她小题大做,却也都答应下来。
&esp;&esp;就是这样一个小东西,让全家痛并快乐着。
&esp;&esp;即便如此,儿子即将有两个月不在自己身边,周小满依旧有些不舍。
&esp;&esp;“这小东西听说要坐火车,高兴得不行,晚上还乐颠颠的,跟企鹅一样在堂屋里走来走去,果然,生儿子就是不贴心。”
&esp;&esp;老母亲发出了心塞的抱怨。
&esp;&esp;余安邦顿时打蛇顺棍:“所以,我说我们要再生个女儿,保准是你的贴心小棉袄。”
&esp;&esp;周小满闭上了嘴。
&esp;&esp;她现在哪里还有精力再生一个。
&esp;&esp;余安邦见自家媳妇又装死了,只好无奈安慰她。
&esp;&esp;“回去就回去,咱们也省心。还有,妈那边,我觉得让她去乡下住两个月更好。省的那个人三番五次想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