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9章(2 / 3)

;“世子妃,这样不妥。”

&esp;&esp;“为何不妥?”白照影问。

&esp;&esp;“崔家乃世家大族,即使内眷走动,也有完整的礼数和规矩。”

&esp;&esp;“世子妃应当先回复拜帖,派人捎到各位夫人府上。未时着装整齐,出正门迎客,在正堂会面,如果叙话毕还有雅兴,还要换下身外穿的衣服,着常服,挽留客人入茶室或者花厅。”

&esp;&esp;“……”

&esp;&esp;被成美接连砸下这一大串话,待客也显得好辛苦。

&esp;&esp;白照影不免回忆起,自己在世子院,时常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失明以后虽不能乱跑了,但还有心爱的小躺椅,想躺哪里就躺哪里。

&esp;&esp;白照影问得不太走脑子:“以前怎没听你说起这些规矩?也没见夫君遵守这些规矩……”

&esp;&esp;成美回答:“殿下向来不羁。”

&esp;&esp;无论是尊重崔家,还是融入古代,既然懂了规矩,白照影就按规矩执行,变得忙碌起来。

&esp;&esp;下午未时以前,他换好了待客穿的圆领袍,在茸茸的搀扶下,对崔府客人出正门相迎。

&esp;&esp;来得是崔执简族兄和族弟的夫人。

&esp;&esp;有意思的是,一听声音,这两名崔夫人也都是男妻,看来崔家家族竟有婚娶男妻的习惯。

&esp;&esp;来者且称之为,崔兄夫人和崔弟夫人。

&esp;&esp;崔兄夫人语气温和,有点江南水乡的软糯口音,一见面,先与白照影相互见了礼,然后再引出好几个典故,来表达他期待这场见面,还有对白照影的关切。

&esp;&esp;“‘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君名如雷贯耳,却似参商遥望,未曾有幸一睹世子妃的风采。今日得以相见,实乃三生有幸。”

&esp;&esp;“……”

&esp;&esp;好吧,要这样说话,话可不会说了。

&esp;&esp;白照影搜肠刮肚,才想起了句“久仰久仰”,强撑着不落下风,引领两名客人进门。

&esp;&esp;入正堂后,宾主落座。

&esp;&esp;与崔兄夫人不停地掉书袋相比,崔弟夫人,话少了很多。

&esp;&esp;崔弟夫人不怎么闲聊,他语速很慢,说体面的官话,自述复姓轩辕,是个极古老的姓氏。

&esp;&esp;真正接待客人时,白照影方才发现,无论是崔家哪位夫人,都有个特点,客气而疏离。

&esp;&esp;白照影知道他们衣服上面,应该都有佩玉,可两人身上的玉器,从始至终没发出过声音。

&esp;&esp;——啪嗒。

&esp;&esp;记忆里,自己刚穿盛装吉服时,就在这座院子里,头顶珠冠流苏噼啪作响。

&esp;&esp;这要是当时穿书穿到崔家……

&esp;&esp;恐怕当天就要被关起来,好生教导规矩。

&esp;&esp;白照影不经意间,曲起指弯,暗暗贴了贴脸。

&esp;&esp;茶已过了两道,过第三道茶之后,主人若要挽留客人,才可以进内院再叙。

&esp;&esp;可白照影蓦然觉得,跟他们两个人说话,简直堪比英语口试答题,他还得一边想词儿,一边组织成另一种言语。委实不太想跟他们再叙。

&esp;&esp;不能叙那就送客吧。

&esp;&esp;临别前。

&esp;&esp;崔兄夫人握着白照影的手道:“我近来读诗册,读到杜少陵那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愚兄深有所感。世子夫妇在声望楼那场捐款义举,义赈大同,更是令人颇为感佩。”

&esp;&esp;“只是西北之危未解,瓦剌威胁尚在,愚兄心思颇不宁静,但请世子妃开解一桩家事,立冬前,我等缝不缝寒衣?”

&esp;&esp;崔弟夫人简短道:“我也有桩家事请教,家父三子在朝,一子在野。如今在野的那位颇得阿翁中意,可他毕竟未曾养在膝下,该以何种方式进入朝廷?”

&esp;&esp;他们在说什么?

&esp;&esp;白照影半懂不懂,但却在表现出茫然的神色之前,直觉不能乱答。

&esp;&esp;对方为人做事规矩严格,不是能让自己随意说话的人物。

&esp;&esp;难道想套话问大魔王的事,还是探问前线情况?

&esp;&esp;白照影确实不知道,只好小心搪塞:“我管家勉强,不会缝衣。”

&esp;&esp;崔氏内眷,眼看即将要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