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服大唐那样,给予建立苏毗国,苏毗的十一个东岱地盘,全部由没陵赞管辖,并得到大唐的册封,奖赏。
&esp;&esp;给予没陵赞军政大权。
&esp;&esp;没陵赞虽然是苏毗王,但他的权力绝对不算大,不说头上还有个小贡论一直盯着,他的兄弟“没庐赞”控制的族人、奴隶比没陵赞还多,并对苏毗王的位置虎视眈眈。
&esp;&esp;历史上没陵赞投靠大唐事情泄密,表明没陵赞身边吐蕃眼线众多。
&esp;&esp;一有调动,被探子得到消息,就会功亏一篑。
&esp;&esp;李瑄叮嘱段秀实,如果没陵赞愿意投靠大唐,该如何去做。
&esp;&esp;他亲自送段秀实到洪济桥十几里外,并让两名亲卫跟随段秀实一起,先到西倾山下的白兰羌驻地。
&esp;&esp;白兰羌王会联系苏毗那边的人,带段秀实去见苏毗王没陵赞。
&esp;&esp;最后,李瑄对高秀岩、哥舒翰、刘单等人交待一番后,率领神策卫离开九曲。
&esp;&esp;特使携带大量物资到湟水,李瑄必须去迎接。
&esp;&esp;三天后,李瑄回到湟水城,得到官吏、百姓的欢呼。
&esp;&esp;刘晏告知李瑄,特使林招隐明日便到湟水城外。
&esp;&esp;李瑄知晓后,召陇右的僚属,进行一场议事。
&esp;&esp;陇右自战后相对安稳,西平郡豪强已除。
&esp;&esp;其他郡的豪强关闭门户,不敢明目张胆地犯事。
&esp;&esp;特别是两地采访使调离,李瑄新任采访使后,使河西、陇右能官吏心惊胆战。
&esp;&esp;他们希望李瑄一直在前线,不要归来。
&esp;&esp;不怀好意的人诅咒李瑄死在前线。
&esp;&esp;现在的李瑄,早就被冠以屠夫的称号。
&esp;&esp;是专杀豪强的屠夫,但每一家豪强的垮台,总会有地方官吏被牵连。
&esp;&esp;担惊受怕的都是一些为恶的豪强,没有犯法的大族,倒不怎么畏惧。因为上次李瑄在武威,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付大族。
&esp;&esp;河陇的豪强都在想对策。
&esp;&esp;如果李瑄逼急他们,他们绝对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esp;&esp;知道难逃一劫的时候,这些鱼肉百姓的狠人定会拼一拼。
&esp;&esp;整个河陇的豪强何止百家?
&esp;&esp;议会结束,刘晏提醒李瑄,大诗人李白在两天前为李瑄送来信件,放在李瑄府中。
&esp;&esp;李瑄回府邸后,第一时间打开信件。
&esp;&esp;原来是李白送来一首诗,令李瑄惊讶的是这首诗历史上出现过,是写给哥舒翰的。
&esp;&esp;现在却将这些赞美的语言,加在李瑄身上。
&esp;&esp;只是诗名和之前不同,为《歌李七收复九曲》。
&esp;&esp;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esp;&esp;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esp;&esp;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esp;&esp;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esp;&esp;这种形容,让李瑄脸红。
&esp;&esp;虽然历史上的哥舒翰在战功上比不了李瑄,但李瑄却担不起这样的称呼。
&esp;&esp;以后他谋反的时候,这诗就尴尬了……
&esp;&esp;李瑄看李白留下自己的地址,于是回信一封。
&esp;&esp;他知道李白心灰意冷离开仕途,虽然和杜甫一起玩了一年,但寻仙访药,纵酒高歌,表明他有心结。
&esp;&esp;李白以为自己就如浮萍一样飘零,但在流落途中,会为华夏文学史上留下不朽的诗篇。
&esp;&esp;所以李瑄没想过召李白为幕僚。
&esp;&esp;而且李白刚被李隆基赶出长安,招李白为幕僚,向李隆基讨要官职也不合适。
&esp;&esp;随即,李瑄也赠予李白一首诗,《浪淘沙·赠李白》。
&esp;&esp;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esp;&esp;李瑄希望李白不要在意世俗界的流言蜚语,纵情自己的浪漫。
&esp;&esp;他知道李白难得到“金子”,但祝愿李白能实现。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