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闻言,两旁的宫女默默低头,并不吱声。
&esp;&esp;和坤连声附和:“皇上说的没错,依臣看邓太后就是运气好,碰上了张衡几位能臣,占了个先来后到的便宜。比方那纸,有前人的东西做参考,发明起来多容易,根本没多少含金量。”
&esp;&esp;乾隆被吹得心旷神怡,骄矜道:“说的有理。”
&esp;&esp;“那改进雪花纸一事,就交给你了。”
&esp;&esp;“嗻皇上?”莫名其妙接到新差事的和坤:“?”
&esp;&esp;乾隆:“这可是史册留名的好机会,多少人想要不得,爱卿你可别辜负朕的期望。”
&esp;&esp;去他爹的好机会没油水的瘪差。
&esp;&esp;和坤微笑:“是,微臣一定尽心尽责,尽早研究出让皇爷满意的雪花纸。”
&esp;&esp;未央宫。
&esp;&esp;刘彻直勾勾盯着天幕,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除了文治武功外,还有第三条发展路线。
&esp;&esp;“科技兴国!”
&esp;&esp;无师自通的领会到大国升级的秘密,刘彻好似喝了一大口冰水,大冬天的,脸色红热。
&esp;&esp;桑弘羊暗自嘀咕,陛下这模样,心里又在打啥坏主意了。
&esp;&esp;永初七年,陈留郡长垣县。
&esp;&esp;七十一岁的班昭病重,奄奄一息的躺在床榻上,由长子曹成尽孝身边。
&esp;&esp;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中药味,北方正值严寒时节,凉风入体,容易加重人的病情,按理来说窗户是不能打开的,但班昭执意要求儿子将门窗打开一角。
&esp;&esp;望着天幕上的身影,班昭浑噩的大脑闪过一丝清明。
&esp;&esp;女君
&esp;&esp;因为某些可笑的原因,她一直不愿意叫她女君,从来都只称她皇太后。
&esp;&esp;却不想后人比她开明多了。
&esp;&esp;她不如他们。
&esp;&esp;人之将死,班昭一时之间脑海中掠过许多回忆,其中有大半都是邓绥的身影。
&esp;&esp;她早年丧夫守寡,因博学有了才女的名声。
&esp;&esp;汉和帝赏识她的才华,召她入宫担任后妃的老师,班昭也是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邓绥。
&esp;&esp;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续写兄长去世后留下的《汉书》,邓绥就追随在班昭身边,陪她一起读书学习,少女从不看浮华无用之书,只看经书、读《老子》《孟子》《法言》,还对天文算数的学问很感兴趣。
&esp;&esp;班昭爱才,日久天长,对这个学生上了心。
&esp;&esp;她教她博览五经、学习百家图谶、风雨占候。
&esp;&esp;邓绥十分聪慧,举一反三,令班昭暗自嘉许,那时的班昭只以为邓绥在她的教诲下将来能问鼎后位,成为一位出色的贤后,结果没想到学生的本事超乎了她的想象。
&esp;&esp;元兴元年,和熹太后邓绥临朝,邀请她曾经的老师班昭参加朝政,为她加赐“金紫
&esp;&esp;“。
&esp;&esp;金印紫绶,历来是汉朝相国、太尉等人的身份象征。
&esp;&esp;邓绥此举,直接使班昭的地位与丞相等同,并破格将她的儿子封为了关内侯。
&esp;&esp;圣恩横加,如临梦中。
&esp;&esp;然而一切的美好都在永初七年烟消云散了。
&esp;&esp;邓绥令曹成担任长垣县令,并让班昭随儿子迁往长垣上任。
&esp;&esp;一朝被变相流放,班昭难以置信,痛苦过,怨恨过,直到看见天幕,看见后世被囚锢于家宅之中的千万明清两朝的女子,才终于清醒。
&esp;&esp;是因为那本书吧
&esp;&esp;因为她写了《女诫》。
&esp;&esp;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慎第三,妇行第四。
&esp;&esp;女子当柔顺敬慎,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
&esp;&esp;她本意是好的,无意于用此书规范世人,然而却成了后来男人们用来折磨女子的工具。
&esp;&esp;书写成的第二年,邓绥就不愿再见她了。
&esp;&esp;“咳,咳咳咳。”
&esp;&esp;班昭抓住床沿,发出剧烈的咳嗽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