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到高位再狠狠报复她,但等真正抵达高峰后,上官婉儿才明白武则天当年有多难,正如她现在以女官的身份站在朝堂上。
&esp;&esp;她的敌人不只是朝廷诸公,更是千千万万座大山,山上刻着男尊女卑,刻着千百年来对女子的成见。
&esp;&esp;上官婉儿时常感觉庆幸,她并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esp;&esp;有陛下,有太平公主,有努力想为女儿争到皇太女位置的韦氏,还有……
&esp;&esp;上官婉儿看向了天际的明月。
&esp;&esp;银月流动着莹莹光辉,辉光洒落至另一时空的唐朝。
&esp;&esp;贞观年间,立政殿。
&esp;&esp;长孙皇后赞叹:“足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esp;&esp;“闺娥志向远大,亦可撑起乾坤之半。武才人,你说是吗?”
&esp;&esp;武媚娘放下书册,向长孙皇后轻轻福了一礼。
&esp;&esp;长孙皇后神色复杂的看着她,眼前这个女人身份特殊,她不仅是她丈夫的妃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还是她的儿媳,出色到与雉奴共治天下甚至后来掀了李家的桌子。
&esp;&esp;作为李唐的皇后,长孙皇后天然地排斥对方,但另一方面,她很佩服武媚娘的能力,甚至隐隐有些羡慕她后来能在史书上留下那般精彩的一笔。
&esp;&esp;而她自己,或许与无数的贤后妃子一样,化为盛世大唐可有可无的点缀,就像无人有兴趣去了解红花旁的绿叶有着怎样的生平。
&esp;&esp;武媚娘说:“多谢娘娘救我。”
&esp;&esp;李世民并非心慈手软的人,清楚武媚娘将来会以周代唐,第一时间便准备杀了她,是长孙皇后带着宫人赶到武媚娘住处拦下了那杯毒酒,为此与李世民爆发了激烈争吵。
&esp;&esp;皇后娘娘在陛下面前向来是贤淑的,微笑的,亲人可柔的,宫人们第一次见到长孙皇后发那么大火。
&esp;&esp;眉目凶狠,字字如刀。
&esp;&esp;“你李家的江山很了不起吗?”
&esp;&esp;“昭昭大唐,容不下一位女皇帝?”
&esp;&esp;“事情还没发生,就已经惧怕到不敢让她继续活下去了!”
&esp;&esp;“……是!我是你的妻子,该为你着想,但我也是雉奴的母亲,她是雉奴的伴侣,将来帮他对抗权臣,我作为母亲,凭什么不能护着我儿媳?!”
&esp;&esp;而长孙皇后最后一句话直接让李世民沉默。
&esp;&esp;“太宗陛下想赐死一个小小的妃子,轻而易举,我这位后宫之主在您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她自嘲说道:“什么大唐的皇后,我看只是一个无用的花瓶摆件罢了,千年之后,后人估计连我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esp;&esp;“”
&esp;&esp;夫君那日离开的背影,至今长孙皇后还清晰地记得,她心里很难过,但不后悔自己说过的话。
&esp;&esp;出口的一瞬间,还有种莫名的解脱感。
&esp;&esp;她当贤良淑德的皇后当得太久了,竟渐渐忘了自己在闺阁中的样子。
&esp;&esp;听到武媚娘的道谢,长孙皇后道:“不用谢,还要委屈你在我的宫殿多待一段时间,现在外面有很多人想杀你,等风声过了,我会想办法把你许配给雉奴。”
&esp;&esp;不料武媚娘听了,反问:“娘娘想把我嫁给晋王殿下,殿下同意吗?”
&esp;&esp;长孙皇后顿了顿:“自然是同意的,只不过以你现在的身份,无法光明正大地做雉奴正妻,只能先委屈你做他的侧妃。”
&esp;&esp;武媚娘低头思索了一下,说:“臣妾知晓了,多想娘娘为臣妾周旋,但臣妾不愿嫁给晋王殿下。”
&esp;&esp;长孙皇后一愣:“为何,你不愿做妾?”
&esp;&esp;武媚娘摇了摇头,她上前一步,道:“还请娘娘将臣妾引荐给陛下。”
&esp;&esp;长孙皇后怔在了原地。
&esp;&esp;武媚娘认真地注视着她:“娘娘,世间并非只有做贤妻与侍妾这两条路。”
&esp;&esp;“您说女子亦可撑起乾坤之半,那我为何不能像男子一样,做陛下手中的刀锋,斩出一条新的生路呢?”
&esp;&esp;清朝。
&esp;&esp;乾隆耸拉着脸。
&esp;&esp;凭心而论,王贞仪实在称不上丑女。
&esp;&esp;看得出来她五官底子不错,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