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那是个能吃苦,品行好,性子坚毅又有责任心的人,哪怕未来无法出人头地,也会对他女儿好的。
&esp;&esp;只是李淮没有考中进土,年遐龄就把目光放到了沈无峥他们身上。
&esp;&esp;“好,我们先用午膳。”年遐龄也不好在女儿面前多说,他打算等会儿派人去大兴问一问李淮。
&esp;&esp;父女二人刚出了前院,就有身边的人禀报,说外头有个老妇人求见,自称是李淮的母亲。
&esp;&esp;“莫非李淮出事了?快把人请进来。”年遐龄连忙说道。
&esp;&esp;“阿玛对那个李淮倒是挺关心的。”年惜月忍不住笑道。
&esp;&esp;可见阿玛的确很满意李淮。
&esp;&esp;“他人的确不错,你以后见了就知道了。”年遐龄说着看向女儿:“你和阿玛一起,见一见那李淮的额娘吧。”
&esp;&esp;他是男人,若无福府里女眷陪同,不好见那李淮的母亲。
&esp;&esp;女儿虽尚未出阁,却是后宅当家之人,自然是能见客的,而且理所应当。
&esp;&esp;没过多久,李淮的母亲陈氏跟着引路的婆子进来了。
&esp;&esp;她看起来已经年迈,不仅满头白发,走路也有些不利索,腿似乎受过伤,有点瘸。
&esp;&esp;“民妇拜见年老大人,四格格。”陈氏福身行礼,一看就不是个普通的农妇。
&esp;&esp;其实,人家原本也不是农妇。
&esp;&esp;她的夫君和长子、次子,都是上过战场的,夫君也有品阶在身,只是后来为国捐躯了。
&esp;&esp;因为品阶不高,也不曾立下汗马功劳,自然无法世袭。
&esp;&esp;他们在盛京,也是有不少家产的,田地、铺子、宅子都有。
&esp;&esp;只可惜,她那三儿子不孝顺,又是个耳根子软的,只听媳妇儿的话,总是针对老四李淮。
&esp;&esp;之前兄弟二人闹得很厉害,差点成了仇人。
&esp;&esp;陈氏无奈之下,便让他们兄弟二人分家了。
&esp;&esp;老四李淮带着那分到不多的家产,毅然决定进京。
&esp;&esp;她老人家不想继续看三儿媳的脸色过日子,也跟着老四走了。
&esp;&esp;结果在路上,她大病一场,用掉了不少银子,等到了京城之后,才发现他们母子手头那点银子,根本算不得什么,只能去大兴买了一个小院子和几亩田地,靠耕种为生。
&esp;&esp;自打儿子去年中举之后,陈氏便对他寄予厚望。
&esp;&esp;第46章 这事不对劲
&esp;&esp;虽然儿子今年没能考中进土,但三年之后未必不能中。
&esp;&esp;就算不能中,儿子也还是举人,等以后回了老家盛京,他还是能在衙门里谋得一个差事的,前途一片光明。
&esp;&esp;谁曾想,这臭小子居然想背着她给人家当赘婿,把陈氏气的不行。
&esp;&esp;若不是好心人告诉她,她还被蒙在鼓里呢。
&esp;&esp;“老太太不必多礼,快坐吧。”年惜月笑道。
&esp;&esp;“多谢四格格。”陈氏并没有落座,反而打量了年惜月一眼。
&esp;&esp;她儿子那么要强的一个人,宁肯自已一边读书一边种田种地,吃尽了苦头,也不肯写信向他三哥求助,却愿意给人家当赘婿,恐怕看中的不仅是年家的门第,怕是被这位四格格给迷晕头了吧。
&esp;&esp;这种高门贵女,长得跟个下凡的仙女似的,为何会看上她儿子一个小小举人?
&esp;&esp;这些大户人家,看着光鲜亮丽,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腌臜事呢。
&esp;&esp;她当初在盛京的时候,就听人说起城里有个大户人家,招了个穷小子当赘婿。
&esp;&esp;当时大家还挺纳闷儿的,后来才知道,那家的小姐很不检点,也不知道怀了谁的种,怕事情败露,这才草草选了个人入赘他们家,遮掩丑事。
&esp;&esp;她已经打听过了,这年家父子三人个个做官,眼前这位年老太爷,致仕时官拜二品,他的大儿子如今是四品知府,二儿子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
&esp;&esp;这样的人家,能看得上她家李淮?
&esp;&esp;肯定不安好心!
&esp;&esp;指不定,这年四格格就像他们盛京城里那位小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