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众人在门口等了一会儿,皇帝便让他们进去了。
&esp;&esp;“此次前往木兰围场,朕打算多带几位皇子前往,你们谁愿留在京城监国?”皇帝扫视诸位皇子一眼,笑着问道。
&esp;&esp;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了八阿哥身上。
&esp;&esp;胤禩心中一惊。
&esp;&esp;他不是太子,皇阿玛不会放权,他若留在京城监国,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是跟着皇阿玛去木兰围场,还能结交一些蒙古王公。
&esp;&esp;若得到这些人的相助,待他以后继承皇位,能更快稳定蒙古诸部。
&esp;&esp;胤禩顶着皇帝给的压力,一直没吭声。
&esp;&esp;胤禟和胤等人有心帮忙,却也知道,凭他们的年纪和地位,皇帝不会答应
&esp;&esp;只有几位年长的阿哥出面,才能帮到胤禩。
&esp;&esp;胤祯盯着自家四哥,想给他使眼色,可惜人家根本不看他。
&esp;&esp;“看来,你们都想随朕去木兰围场了。”皇帝似乎挺高兴的,只是笑意未达眼底。
&esp;&esp;“皇阿玛,儿臣愿留在京中监国。”胤禛上前说道。
&esp;&esp;“好!”皇帝点头应下了。
&esp;&esp;“皇阿玛,儿臣腿脚不便,前两日又摔了一跤,走路不得劲儿,只能留在京城养着了,还请皇阿玛恩准。”胤祐道。
&esp;&esp;皇帝看了他的腿一眼,微微皱眉:“那你便留在京城助你四哥一臂之力吧,平日里小心些,好好养着。”
&esp;&esp;他这儿子也是个可怜的,天生带了点残疾,走路瘸了。
&esp;&esp;皇帝倒不嫌弃他,反而更心疼他。
&esp;&esp;胤祐是诸位皇子中,最先掌管兵权的,如今的他,还是前锋营的统领。
&esp;&esp;“皇阿玛,儿子也想留在京城。”胤祺连忙说道。
&esp;&esp;皇帝闻言瞪了他一眼:“你个混小子,你不去木兰围场,正黄旗那些兵马当如何是好?”
&esp;&esp;康熙三十五年,皇帝带诸位皇子出征噶尔丹,胤祺奉命率领正黄旗兵马随侍皇帝左右,打那以后,只要木兰秋狝,胤祺都几乎管着正黄旗的兵马。
&esp;&esp;不过,他就是个甩手掌柜,正黄旗有统领,人家直接向皇帝复命的,用不着他插手。
&esp;&esp;“皇阿玛,您换个人就是了,比如……九弟、十弟、十三弟、十四弟,他们都可以的,若论骑射武功,除了九弟外,其他几位,可都比儿臣强。”
&esp;&esp;胤禟闻言瞪大了眼睛!
&esp;&esp;不是吧,他还比不过五哥吗?
&esp;&esp;虽然他不太擅长骑射,但也比五哥这个胖子强一些吧。
&esp;&esp;可惜两人没比过。
&esp;&esp;“随你吧。”皇帝有些恨铁不成钢道。
&esp;&esp;他知道老五没有野心,这小子自幼在皇太后身边长大,九岁了才启蒙,比其他皇子们晚了三年,加之他幼年时只会说蒙语,和其从小读四书五经的皇子比起来,着实有些差距,后来虽然补起来了,但受皇太后影响很大,人家中庸的很,从来没肖想过那个位置。
&esp;&esp;皇帝不禁有些犯愁了。
&esp;&esp;老大被禁足、老二被废、老三自从上回被他训斥后,如今一心编书、老四拜神求佛、老五只知道吃……
&esp;&esp;他看向胤禩。
&esp;&esp;莫非,自已只能立老八为太子了?
&esp;&esp;可他最忌惮的便是老八。
&esp;&esp;他这儿子太会收买人心了,不仅把几个弟弟笼络在身边,一心替他做事,朝中大臣暗地里投靠他的也不少。
&esp;&esp;皇帝生平最恨别人结党营私,来谋取他的权利了,包括儿子们。
&esp;&esp;老八若真是个孝顺的,又岂会和自已这个老子争权夺利?
&esp;&esp;如此狼子野心之辈,还标榜他仁孝,真是虚伪。
&esp;&esp;若没有人打压打压老八,自已是不是要被逼退位了?
&esp;&esp;他少年登基,励精图治,为这江山社稷不辞辛劳,朝臣们都说他堪称千古一帝。
&esp;&esp;皇帝却觉得,再这么下去,他怕是晚节不保了。
&esp;&esp;就算自已功在千秋,到老了被儿子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