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皇阿玛,万万不可。”胤禛吓得跪了下来。
&esp;&esp;这简直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他不能要。
&esp;&esp;奉旨监国还要处理京中折子的差事,只有太子接过。
&esp;&esp;其他皇子监国时都没有这个资格。
&esp;&esp;皇阿玛这是想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esp;&esp;“朕这么做自有道理,你听命即可,朕是你的阿玛,还能害你不成?”皇帝说完后,拍了拍胤禛的肩膀:“此事就这么定了,你先跪安吧。”
&esp;&esp;他此番安排,老八他们肯定坐不住了。
&esp;&esp;作为阿玛,他当然希望自已的孩子们个个出色。
&esp;&esp;可作为帝王,他又无法容忍儿子们来夺他的权。
&esp;&esp;他日渐年迈,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指不定哪天就没了,可人家还是没耐心等。
&esp;&esp;一个个的,逼他立太子,简直没安好心。
&esp;&esp;……
&esp;&esp;年惜月见到胤禛时,已经快亥时了。
&esp;&esp;平日里这个时辰,他们都歇下了。
&esp;&esp;胤禛换上宽松轻薄的常服,坐到了年惜月身边:“怎的还未睡?”
&esp;&esp;他之前已经派人回来告诉她,他会晚些回来,让她先歇着,没想到她还等着他。
&esp;&esp;“夏日里天热,晚些睡也不打紧,倒是王爷,是不是遇到了棘手的事?”
&esp;&esp;不然怎么在前院待了那么久呢?
&esp;&esp;他今日回府挺早的,就是一回来就去了前院,见那些幕僚们了。
&esp;&esp;“皇阿玛不仅让我监国,还让我学着理政,这不是把我当刀子使,逼着我和老八对着干吗?”胤禛有些无奈道。
&esp;&esp;若再等两年,皇阿玛下这样的圣旨,他求之不得,可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他被皇阿玛推出来,和靶子差不多了。
&esp;&esp;“王爷可想好对策了?”年惜月问道。
&esp;&esp;“如今除了顺着他老人家外,别无他法,我若怠政,即便我以后想往上爬,皇阿玛也不会给我这个机会了。”胤禛道。
&esp;&esp;他虽然知道皇帝的目的,却不得不接受。
&esp;&esp;他的实力的确比不上老八,但有皇阿玛支持,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esp;&esp;虽然,皇阿玛只是把他当一把刀,让他去遏制羽翼丰满的老八,但往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呢。
&esp;&esp;他先借这个机会壮大自已再说。
&esp;&esp;“我已经和幕僚们商议好了,趁此机会整顿京中官场,给自已培养一些人,皇阿玛虽然最厌恶结党营私,但他现在示意我这么做,我当然不能叫他失望。”
&esp;&esp;机会难得,他便应下了。
&esp;&esp;胤禩这些年来,一直收买人心,尤其是那些八旗贵胄,他借着自已掌管广善库,借出去了不少银子给这些人。
&esp;&esp;胤禩标榜仁孝,御下宽容,他便反其道而行之,这样才能得到皇阿玛更多的支持。
&esp;&esp;皇阿玛想让他当那把刀,那他就当一把锋利的刀。
&esp;&esp;对上,他要当最孝顺最听话的儿子,对下,该严则严,京中也好,朝中也罢,其实都把持在权贵手里。
&esp;&esp;尤其是那些八旗贵胄,毕竟是跟着太祖皇帝打江山,建功立业之人的后代,皇阿玛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有老八为首的皇子袒护他们,纵观整个大清,其实吏治不算清明。
&esp;&esp;他去年出去求神拜佛,去了好几个行省,早就看清楚了这一点。
&esp;&esp;皇阿玛不能做的事,他来做。
&esp;&esp;至于谁能笑到最后,那就各凭本事了。
&esp;&esp;“从下个月起,我会越来越忙,回府的时辰也会晚一些,不能时常陪你用晚膳了,你若觉得无聊,就出门走走,或者让你三姐姐过来陪你。”胤禛柔声道。
&esp;&esp;年惜月闻言颔首:“王爷放心去,妾身会做好自已该做之事。”
&esp;&esp;她可不是那种粘人精,总要人陪着。
&esp;&esp;她也有事要忙。
&esp;&esp;年惜月觉得自已如今这小日子,过得也挺惬意的,没什么不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