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二月初十,十四阿哥带着自已的亲卫,启程赶往西北。
&esp;&esp;胤禛则奉皇帝之命,查看京城和通州的粮仓,忙了大半个月才回了王府。
&esp;&esp;皇帝的生辰即将到来,各府都在忙着准备寿礼。
&esp;&esp;年惜月让镜花缘的作坊给皇帝烧制了一尊万寿琉璃飞龙屏风,这屏风异常精美,比起普通的琉璃,颜色更绚丽夺目,也更坚硬,不易碎,上头还盘踞着两条龙,看着格外威风。
&esp;&esp;胤禛本来给皇帝准备了寿礼,看了年惜月让人送来的屏风,便打算改送这个了。
&esp;&esp;“惜月,你这镜花缘作坊烧制出来的东西,越来越精美了。”胤禛摸着屏风,赞不绝口。
&esp;&esp;这东西,皇阿玛肯定会喜欢。
&esp;&esp;“镜花缘这两年不止做镜子,也做琉璃制品,屏风、摆件、杯盏等,应有尽有,王爷若得空,改日可以随我去看看。”年惜月笑道。
&esp;&esp;“好。”胤禛颔首:“下回休沐,咱们同去。”
&esp;&esp;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宫里便有人来传话,说德妃要见胤禛。
&esp;&esp;年惜月发现,打从去年起,德妃见胤禛的次数便增多了,时常叫人请他进宫,胤禛却不想去,每次都是苦着一张脸去,黑着一张脸回来。
&esp;&esp;想来,那位娘娘又要说教他了。
&esp;&esp;四十几岁的人了,还要被当娘的耳提面命,各种说教,任谁心里也不痛快吧。
&esp;&esp;“我进宫一趟,晚些时候回来陪你和孩子们用晚膳。”胤禛心中颇为无奈,不过还是去了。
&esp;&esp;孝道大于天,德妃要见他,他不得不去。
&esp;&esp;胤禛走后不久,年如月带着刚做的点心来看莺莺和福煜了。
&esp;&esp;莺莺是女儿家,不用进宫读书,教引嬷嬷和年惜月给她请的师傅们,也按照年惜月的安排,每日上午给莺莺上两个时辰的课,用过午膳后,午歇小半个时辰,孩子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她这个当额娘的不会干涉。
&esp;&esp;其他人更不能拘着她。
&esp;&esp;小丫头最近迷上了绣花,大概是见她表姐莘雨喜欢,所以才跟着学。
&esp;&esp;年惜月也随她,专门请了个从宫中放出来的绣娘,下午来府上教她。
&esp;&esp;听说姨母做了点心来,还没把那朵花绣好的莺莺,连忙放下了绣绷子,高高兴兴跑到院子里吃了起来。
&esp;&esp;“我正觉得有些饿了,姨母就送点心来了,姨母真好。”莺莺挽着年如月的手臂撒娇。
&esp;&esp;年如月笑了:“莺莺喜欢吃就好,下次姨母再给你做别的。”
&esp;&esp;这孩子倒是很会哄人开心,是个聪慧机灵的。
&esp;&esp;作为王府的小格格,莺莺难道还没有点心吃?
&esp;&esp;这小丫头就是为了哄她开心。
&esp;&esp;“莺莺,把点心拿去和弟弟一起吃,姨母有话同你额娘说。”年如月笑道。
&esp;&esp;“好。”莺莺点了点头,连忙提着点心去了。
&esp;&esp;这个时辰,她那个臭弟弟应该同那两个小太监在后头玩耍。
&esp;&esp;“四妹妹。”年如月拉着年惜月的手进了屋,顺手把门给关上了。
&esp;&esp;“有些事,咱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年如月的声音越来越低:“我的梦虽然不是很准,但有些事又挺准的,要看运气,在我梦里,皇上是今年年底没了的,就在十一月十三那日,病故于畅春园。”
&esp;&esp;年惜月也知道皇帝是在今年年底没了的,具体的时日倒是记不清楚。
&esp;&esp;她这个穿越的,还真没有三姐姐这种重活一世的人了解历史。
&esp;&esp;“你那时候刚好有孕个把月,因为进宫守丧,特别劳累,按照规矩又不能免,这才导致孩子后来早产夭折,伤了你的身子,咱们得提前防范。”
&esp;&esp;年如月说着轻咳一声:“到时候,哪怕你喝几回避子汤,也总好过怀孕强,孩子虽然要紧,却没有你的命要紧,这个孩子,咱们宁肯不要,避子汤虽有些伤身,只喝几回也不打紧的。”
&esp;&esp;她前世也喝过。
&esp;&esp;“三姐姐放心吧,我到时候即便不喝避子汤,也不会怀孕的。”年惜月笑道。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