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念及此,弄墨又想到阿笙即将要一个人面对的那些尔虞我诈,也不知那丫头能不能真的独善其身。
&esp;&esp;但这世道便是如此,想要给自己挣个前程,谁又是一帆风顺、青云直上,都不过是跌跌撞撞、修修补补,才能成就自己。
&esp;&esp;事情她也只能做到这里了,往后该怎么走便看阿笙自己了。
&esp;&esp;上阳园开园第三日,来客渐次返家,众人放慢脚步,频频回望。这富贵的上阳园便如同惊华的一梦,终是带不走片缕却又萦绕神魂。
&esp;&esp;一辆辆车驾自那朱红大门驶出,香车宝马、珠帘垂坠,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esp;&esp;裴氏迎来送往的车驾皆为族中所有,整齐的霁蓝色缎面作华盖覆着其上,以珍珠严饰顶部,璎珞垂坠而下,拉车的马驹皆为万里挑一的良驹,毛发在天光之下泛着光泽。
&esp;&esp;这般的宝驾成队驶离,叫人目不暇接。纵使如此,裴氏的富贵也难窥其一。
&esp;&esp;旁道之上一名书生看着这番阵仗不由傻了眼,开口道:“帝京的皇家怕是都没有这番气派。”
&esp;&esp;此话刚一出口便被人捂了嘴。
&esp;&esp;那人以眼神递了递上阳园雕刻着兽首的大门,对那书生道:“你既然从帝京来,难道没听过那句话?”
&esp;&esp;“什么?”
&esp;&esp;“天家再大,也大不过裴家。”
&esp;&esp;那书生闻此一脸的惊愕,这话岂敢乱说。
&esp;&esp;那人侧过头,低声道:“当年因这话,裴家为了向天家表示自己的退让,所以将本府从帝京搬离,去了上陵。”
&esp;&esp;此时,朱红的大门缓缓合上,园内瑰丽再难窥得。这一扇九兽纹雕的大门,杜绝了外面的人,也关住了里面的人。
&esp;&esp;书生扁了扁嘴,裴氏这般的门楣还须谨慎应对圣心,这世上当真是没人能够永远称意。
&esp;&esp;第十二章 越城疫病
&esp;&esp;台城外,一队人马在林间歇息。溪水微凉,沁人心脾。
&esp;&esp;阿笙就着溪水洗了脸,才勉强清醒。自到上阳园后每日都需早起,但依旧每日困乏。
&esp;&esp;五日前,弄墨忽然将她安排进容氏进京的队伍里,华清斋位于上陵以西,帝京以南的韶光,因此正好顺路。
&esp;&esp;而阿笙入堂的正式批令尚未下来,弄墨便急匆匆将人送走,无非还是想避开裴三爷的人。
&esp;&esp;每年,不仅裴氏,各方权贵都会想着法地将人送进华清斋。不为别的,只因华清斋多出名士,乃至国士,他们一为招揽,二则是在提前为自己在本国乃至他国朝廷之上布局。
&esp;&esp;因此,裴三爷既然起了这个心思,便不会那么轻易放过阿笙这个毫无背景的“软柿子”。
&esp;&esp;各方权衡之下,弄墨便提前让阿笙上了路。待到入了华清斋,自有院首护着,纵是裴三爷也不敢胡来。
&esp;&esp;容氏新贵,得到裴氏相邀,不敢有辞,纵使容氏的姑娘身子羸弱,也跟着母亲南下,也因此,裴氏亲自安排人手护送其返程。
&esp;&esp;原本台城往帝京穿过琼水也不过半月路程,但到了路上,容氏才得知琼水下游城镇突发疫病,越城被锁,河道封闭,因此众人为求安全,便决定绕开城郭,不走官道。
&esp;&esp;容氏这个小女儿因几日奔波,昨日起便开始咳嗽不止,因此容母还是决定进城寻大夫。
&esp;&esp;这里距离被封锁的越城不过百里。
&esp;&esp;由于情况特殊,而容氏一行人又是外来,因此守城的将士并未放其入内,直到裴氏的护卫拿出了信物,才允许队伍中派人进城去寻大夫,其余人等皆须留在城外等候。
&esp;&esp;那士兵见阿笙年幼,若是感染早该发病,如今健好,当是无碍,便点了她去。同行的还有容氏伺候容氏姑娘的侍女。
&esp;&esp;因越城的疫病,不少官家的医馆大夫被征调外出,城内留下的大夫又疲于应对多于平时数倍的看诊之人,根本没人愿意随他们出城。
&esp;&esp;最终容氏的侍女硬是将一名前去看诊的老者拦了下来,那老者拗不过她,便答应开些药给他们带走,侍女怕他出尔反尔,便跟着去了他的医堂。
&esp;&esp;那老者的医堂较偏,二人跟着走了许久,阿笙见周围屋舍稀少,变得几分谨慎,尤其不愿入那大夫的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