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章(1 / 2)

&esp;&esp;侍女带着疏离的笑,对何潇厉道:“我是来通知何大人,刑部的吏官已经在前来仓州的路上,二爷的人不便出现在此,还请您顺舟之下,去冕州与引路的人会合。”

&esp;&esp;何潇厉皱了皱眉,却并不应此话。他一路顺着那人给的指使逃窜,说好今日在这里交接身份文牒,送他出关,但情况又变了。

&esp;&esp;何潇厉微凝着目看向那侍女,神情多了几分阴冷,道:“二爷莫不是见东窗事发,欲过河拆桥吧。”

&esp;&esp;侍女依旧端持着疏离而不失礼貌的笑,道:“何大人难道认为二爷会惧怕那刑部的赵焕城?”

&esp;&esp;念及那人身份,何潇厉倒也信了侍女这话。

&esp;&esp;“二爷自然不惧一个小小的刑部主司,但我小人之心,惜我这条性命,所以将这批货物的所有流向和来由做成了册子,放在一个只有我知道的地方,以防万一。”

&esp;&esp;闻此,侍女的脸色冷了下来。

&esp;&esp;“何大人哪里的话,当初可是您主动提出要接手这批货的,二爷可没逼您。”

&esp;&esp;“您忘了,这批货可是您亲自从农户手中接过,可没经我们的手,哪里能算到我们头上。”

&esp;&esp;何潇厉神色冷峻,半响未能再多蹦出一个字来。当初以避免过多的人接触这批货物为理由,让何潇厉直接从农户手中将货物接过,却没想到是为了这一手。

&esp;&esp;“何大人莫要多思虑了,再不走追捕的人可就要到了。”

&esp;&esp;何潇厉如今已经无路可走,现在官府在四处追捕他,各地世家也派人在城中搜素,如今他唯有相信此人的话,再无他法。

&esp;&esp;侍女依旧端持着适宜的浅笑,欠了欠身,“那就祝何大人,一路顺水。”

&esp;&esp;何潇厉看着女子离去,脸上的笑意全无,满是冷意。

&esp;&esp;未久,刑部下发缉拿令,央国上下追拿越城前城主何潇厉,而与此同时卫部派遣医官正式驻守越城。

&esp;&esp;刑部的人从城主府的地牢内找到了众多被劫掠至此的外乡之人。

&esp;&esp;根据城务官的交代,前城主何氏也想挽救,所以才找来外乡异客试药,想要找出能有奇效的方子,因此给这些人喂食了不少瘟货,这其中不乏身长癞疮之人,让人不忍直视,而那容氏侍女亦在其中。

&esp;&esp;刑部在调查何潇厉动机之时发现,何氏为官数十载却十分清贫。

&esp;&esp;何氏曾在商营所任职,因一件琐事被调派大山当中,十数载无有迁挪,原配也在他调离帝京之时,与其和离。

&esp;&esp;他从前的同僚皆道这何氏曾经也是清廉之官,商户相邀从未接见,却不知为何如今做下这般丧尽天良之事。

&esp;&esp;或许是一腔抱负隔山望海难以实现,终是扭曲了人心。

&esp;&esp;刑部从何潇厉名下忽然多出的田产初步断定,他便盯上了这无本的买卖想要大赚一笔。

&esp;&esp;按照央国律法,瘟货不得出售,从前农户遇上此事便只能将牲畜全部斩杀,一年辛苦付诸东流。

&esp;&esp;而农户处理这些感染瘟疫的家畜也费时费力,能被人收去也算是省力了。

&esp;&esp;越城一案一出,农务司便有官员奏请皇帝,为免再有人打瘟货的主意,朝廷应对出现瘟病的饲主进行一定的补偿,也是防止小老百姓为了那点糊口的钱而铤而走险。

&esp;&esp;皇帝深以为然,很快准许奏请,将此一条编入央国律法当中。

&esp;&esp;另一边,刑部很快收到消息,在琼水下游城郭见到这个何潇厉,但他却仿似提前知道刑部人马即将到达一般,在抓捕之人抵达的前一日遁逃了。

&esp;&esp;再见何潇厉之时便已经是琼水岸漂浮着的一具尸体。

&esp;&esp;何潇厉这条线索这般断了令人难以甘心,官府只能顺着瘟货的来源去查,但这批货却是经过多人之手流通,最后汇集到何潇厉的手上。

&esp;&esp;按照刑部当下掌握的证据,便有数百人牵扯在内,其中包括不少小商贩。

&esp;&esp;这一团乱麻让刑部的人理着也很是头疼。

&esp;&esp;不过,这乌泱泱在押的人中却无一人承认自己与何潇厉的死有关。

&esp;&esp;何潇厉死的稀奇,虽然尸解的结果显示他是单纯的溺亡,但难免不让人怀疑是否为蓄意谋杀。

&esp;&es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