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可换来族人的将来。
&esp;&esp;“帝宫虽然知晓裴氏族人外迁,但因裴钰之名深受民间敬仰,众人感叹裴氏为救那一城百姓,如今却落得‘分家’的下场,皇帝无论有没有正当的理由都不敢阻挠此事。”
&esp;&esp;他让“裴钰”死在名声最盛之时,占尽了民心,给了族人坚不可摧的庇护。
&esp;&esp;这就是裴氏的家主。
&esp;&esp;阿笙静静地听完静严所说,裴钰当年承受着家族荣耀而生,他的一生注定先为裴氏家主,后为他裴钰。
&esp;&esp;但他的这场计划中并未有阿笙的角色,就连一声知会都没有。
&esp;&esp;他给于自己的那点恩惠,恐怕根本没被他记在眼里,但阿笙却为此差点丢掉了性命。
&esp;&esp;一番真心相付,不过是自作多情。
&esp;&esp;阿笙敛了眉目,将眸光敛尽。
&esp;&esp;“他自知此生往后再见不得光,所以才不想牵连他人。”
&esp;&esp;阿笙笑了笑,“我如今看清了自己的位置,裴钰作何打算都是他裴氏的事,通州一番,在我心里,我与他便是两清了。”
&esp;&esp;阿笙的声音柔和,仿似这初夏的风,带着悠悠然的气息。
&esp;&esp;究竟是不是气话只有她自己清楚,静严也听不出她真意。
&esp;&esp;“当年得他相救,我心中甚是感激,从此以往,他的事我不会再过问。”
&esp;&esp;她敛了敛眉目,“总归是要桥归桥,路归路的。”
&esp;&esp;阿笙抬首便对上静严微蹙的眉眼,他觉得阿笙这话不错,但是显然却并非他所想。
&esp;&esp;得知裴钰还活着阿笙不是应该高兴么,怎么她这两三句话就“桥归桥,路归路”了?
&esp;&esp;静严毕竟不懂阿笙的心思。
&esp;&esp;她是骄傲的,在这份骄傲的面前,裴钰不愿拖累的思虑对她而言是一种轻视。
&esp;&esp;是不得平等相待的悬殊之感。
&esp;&esp;“静严师父今日来就为了此事?”
&esp;&esp;“哦,还有一件事。”
&esp;&esp;静严这人少有愣神,阿笙不由失笑。
&esp;&esp;静严轻咳了一声,正色道:“如今央国一些世族得知裴氏族人外迁之后,猜测皇帝会借此进一步打压世族,所以也跟着外迁,皇帝虽然拿捏不得裴氏,但肯定会从其他世族下手。”
&esp;&esp;“杀鸡儆猴?”
&esp;&esp;“是。”静严道:“轩帝要做到震慑央国上下,便要拿一个大世族开刀。”
&esp;&esp;阿笙微微蹙眉,“此事可与窦氏有关?”
&esp;&esp;“你那阿姊可是与宁安侯府在议亲?”
&esp;&esp;阿笙一时愣在了那,听得静严字字凿凿,道:“魏徵的兄长魏长鸣亦将幼子连带五十名族人外送。”
&esp;&esp;第一百零一章 应对
&esp;&esp;夏日惊雷起,又是几日连绵的雨。
&esp;&esp;阿笙躺在窗边的凉椅上,翻看着锦瑟整理好的账目,账目分了两本,一本是航道的公账,一本就是阿笙的私账,阿笙随意地睇了一眼,勾了勾唇。
&esp;&esp;此时小桃来报,前些时日去广寒楼打听燕城的消息,今日有了回复。
&esp;&esp;阿笙将账目放下,方让小桃将人请进来。
&esp;&esp;这次她委托广寒楼去打听此事,毕竟窦府不方便出面。
&esp;&esp;来的还是此前在楼内接待她的侍女,名号十二。
&esp;&esp;自上次与广寒楼打交道后,广寒楼凭着阿笙的消息赚了不少,因而应她的要求,在她不方便的时候可派人上门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