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眼下这庭内,只有合德与阿笙二人,因此合德话便没了多少客气。
&esp;&esp;阿笙知合德心中有气,并未去接此话。
&esp;&esp;她启壶,洗茶,入盏,做得简答流畅,清水流注的声音让人心静了下来。
&esp;&esp;“相较于让沈大人为殿下美言,不如帮着圣上将这烂摊子收拾了才更能证明您的能力。”
&esp;&esp;合德听闻她这话,眉眼方才舒展开。
&esp;&esp;“你有主意?”
&esp;&esp;阿笙浅笑着看着合德。
&esp;&esp;“我向殿下举荐一个人。”
&esp;&esp;“司政编纂汪旭阳。”
&esp;&esp;合德微微蹙眉,此人她倒是知道,恩科甲榜第二。
&esp;&esp;但论学识他不如沈自轸,论能力,自入朝之后,此人便毫无建树,如今前朝识得他的都不多。
&esp;&esp;“你为何会看上这个人?”
&esp;&esp;阿笙浅笑道,“此人是贫苦出身,在那些清贫学子当中颇有名声。”
&esp;&esp;“圣上此次拟新政说到底便是为了天下寒门学子,若让他接任典侍之位,着拟新政,便能为朝廷带来极大的声势。”
&esp;&esp;“圣上欲推行此事,定然少不了民间的声势。”
&esp;&esp;正如当日皇帝借那些学子行自己的目的一样
&esp;&esp;世家大族要的是安稳的富贵,那么民间便动荡不得。
&esp;&esp;若能借汪旭阳在那些学子当中的影响力,便可再次利用舆论推进此事。
&esp;&esp;只不过这样一来,汪旭阳此人便会被世族盯上,亦如那些辞官的十八位典侍一般。
&esp;&esp;阿笙知晓,汪旭阳来央国的目的,这个官他可不能随意辞了。
&esp;&esp;一旦坐上了这个位置,他怕是每日自顾不暇,哪里敢轻易接触陈国的人。
&esp;&esp;他亦会怕自己暴露了北境山中藏着的人。
&esp;&esp;而没了汪旭阳,陈国的人自然不敢随意接触根本不熟悉的阿笙。
&esp;&esp;这件事便算是了了。
&esp;&esp;见合德还有些犹豫,阿笙继续劝说道。
&esp;&esp;“再来,此人身后无世家大族,能依靠的便是皇恩,做起事来,比其他人更少了约束。”
&esp;&esp;“圣上启用沈大人,应当也有这一层的考虑。”
&esp;&esp;阿笙这话倒是说到了点上,汪旭阳与沈自轸一样的清贫背景如今最得皇帝的心。
&esp;&esp;合了皇帝的心意,便合了此时合德的心意。
&esp;&esp;见合德眼神清明,似乎颇为满意,阿笙方才低垂了眉眼,又为自己斟了一盏茶。
&esp;&esp;“那汪旭阳可在此?”
&esp;&esp;听闻合德这就要见汪旭阳,阿笙遂开口道。
&esp;&esp;“汪旭阳这人带着些清流的脾气,若是殿下去见他,他反道不认为自己是凭能力当上典侍,恐会多生事端。”
&esp;&esp;“殿下着人安排了就是。”
&esp;&esp;“他不知晓贵人的安排,才能顺着你的意思去做事。”
&esp;&esp;阿笙自然不能让汪旭阳知晓,是自己刻意举荐他接手那烫手山芋。
&esp;&esp;她执盏低头抿了一口茶水,又看了看合德的杯盏。
&esp;&esp;合德杯中的茶水是一口未动。
&esp;&esp;第一百六十三章 香馍馍
&esp;&esp;待送走合德公主,阿笙正想缓一口气,却听嬷嬷道。
&esp;&esp;该去谢礼了。
&esp;&esp;是了,那长长的礼单,还需去谢过。
&esp;&esp;因此,阿笙又提着一口气,跟着嬷嬷先去了安氏所在的春山院。
&esp;&esp;燕城裴氏当得第一个拜谢。
&esp;&esp;阿笙行至春山院外便见到裴氏的嬷嬷及仆从都候在门外。
&esp;&esp;这冗长的陪侍队伍,阿笙是第一次见。
&esp;&esp;孙嬷嬷在屋外候着,见阿笙到了,便请她侯了侯,自己进去回禀后,方为阿笙掀起了棉门帘。
&esp;&esp;阿笙踏入其中,便觉周身暖和了起来,这屋内当真是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