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3章(2 / 2)

甚至有欲爬上马车的,但幸好阿四眼疾手快,一鞭子结实地抽了下去。

&esp;&esp;这一鞭子倒是将人抽得老实了,原本还有几个欲动手的,都撤回了扒车的动作,下意识退开了几步。

&esp;&esp;阿笙蹙紧了眉,正欲下去,便见不远处,一队皇城卫手持长刀出现在北岭街上。

&esp;&esp;见皇城卫出现,阿笙复又坐了回去,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动静。

&esp;&esp;那群原本还围着沈自轸车驾的清流文士当下吓得没了声势,本欲四处逃窜,却很快被皇城卫的人全部抓了起来。

&esp;&esp;阿笙见皇城卫中,为首的那人将挂在腰上的长刀往身后挪了挪,唯恐冲撞了马车之上的人。

&esp;&esp;而后恭敬地说了几句,脸上讨好的笑始终未褪去。

&esp;&esp;有皇城卫开道,谁人敢阻拦。

&esp;&esp;沈自轸那辆朴素的马车就这般在皇城卫的护卫下,往沈府的方向而去。

&esp;&esp;市井之间人来人往,不少旁观之人见到这最后一幕,纷纷唾弃了一句“佞臣”。

&esp;&esp;不过数日时间,沈自轸便从清流名臣变成了为求上位而不择手段的佞臣,但他却连一句解释都没有。

&esp;&esp;第一百九十九章 中枢中承

&esp;&esp;东方霞辉,拂照金銮。

&esp;&esp;朝天道上,众人相互见礼,纷纷踏入大殿。

&esp;&esp;九龙宝座在上,百官垂首臣服。

&esp;&esp;大殿之内须肃穆以待,以候圣上。

&esp;&esp;众人低垂的头颅却还是忍不住看向安静立于文官之列的那人。

&esp;&esp;一副神仙骨,身着红袍服。

&esp;&esp;沈自轸低敛着眉眼立于殿下,腰间的玉衡牌象征着他可随意出入帝宫的权力。

&esp;&esp;近日针对沈自轸的言论愈盛,但他却毫不动容。

&esp;&esp;面对前日里刚弹劾他的袁阁老,依旧端持着礼仪。

&esp;&esp;但这一次,袁阁老却未如往常那般视而不见,而是略带着僵硬的神色回了礼。

&esp;&esp;袁阁老脾气硬,那是众人皆知。

&esp;&esp;他在好些场合都痛骂沈自轸蛊惑皇帝,称自己与其不得立于一个堂室之下。

&esp;&esp;这才不过数日,便改了态度,为何?

&esp;&esp;这时才有人出来说,是此前袁阁老在小朝会上欲死谏,不成想,最后反倒是沈自轸救了他。

&esp;&esp;因着这件事,他老人家见着沈自轸还是要给三分客气颜面的。

&esp;&esp;众人正低语时,唤仪官高呼“圣驾到”。

&esp;&esp;殿内当即安静了下来,众人垂首朝向龙脊道的方向。

&esp;&esp;未久便见轩帝款着步伐而来。

&esp;&esp;待君臣之间全了礼数,刑部赵焕城欲上禀清风馆杀人案的调查进度,轩帝却制止了他。

&esp;&esp;此时官僚所主司手持文卷,宣读御令。

&esp;&esp;官员调动实属常事,众人垂首聆听。

&esp;&esp;但官僚所的文卷此番却过于长了,众人听得几分糊涂。

&esp;&esp;待到末了,那文卷才提及一人之名,言议阁沈自轸自即日起升入中枢中承。

&esp;&esp;中承之位此前为辛家女婿冼竹安担任,自辛贵妃入宫之后,冼竹安羞愤难当,辞官归家,再不问帝京之事。

&esp;&esp;虽中承之位空缺出来,但从言议阁要转入中枢阁,这其中动静可不小。

&esp;&esp;众人这才明白,官僚所那一份冗长的文卷为何而来。

&esp;&esp;前面那些调动的官员都是在为沈自轸一人挪位子。

&esp;&esp;皇帝此举是回应近来前朝与民间针对沈自轸的各种言论。

&esp;&esp;此番态度,饶是此前多次弹劾沈自轸的几名大员也再不敢开口针对。

&esp;&esp;中承一职,左手是军机阁事务,右手是文史阁职责,兼任文武两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