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止轩帝的子嗣。
&esp;&esp;老人家敛了敛眉目中的疲惫之色,看着天近昏黄,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esp;&esp;流水迢迢,去而不返。燕城江岸码头,一艘体型比普通客船稍大的船体缓缓靠岸,巡岸之人看了看手札之上的登记,遂上前与客船接应。
&esp;&esp;客船靠岸须得听指挥停靠,不能耽误了码头的航运。
&esp;&esp;待船体停稳,便见一名年轻女娘带着嬷嬷与几名仆从自上走了下来。
&esp;&esp;江淮相较帝京还是暖和一些,阿笙并未着外袍,一袭锦绣流云服搭了一件素色长甲便足以。
&esp;&esp;云生在江淮的管事早已经候在了码头之上,见人终是到了,遂上前恭敬见礼。
&esp;&esp;阿笙浅笑着回礼,又说了一些客套的话,还未来得及问其他,便听得旁的一声唤。
&esp;&esp;“窦姑娘,别来无恙。”
&esp;&esp;阿笙闻声,抬眼便见到一名俊秀的青年笑着朝自己走来,这人她是有印象的,当日在寒城郊外顺手救下的那名方家公子。
&esp;&esp;“方公子?”
&esp;&esp;方之舟是不知阿笙记忆向来好,便以为是她对自己印象还不错,方才记住了自己,心下有喜,不枉他得到她即将抵达江淮的消息便亲自来此候着。
&esp;&esp;方之舟做出一副偶遇的模样,遂问道:“真是巧了,窦姑娘上次相救,我还未来得及当面致谢,今次姑娘来寒城定要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才好。”
&esp;&esp;阿笙面上端着谦和的笑,但对这句“巧了”却是并不太相信的。
&esp;&esp;寒城码头每日有大量货物出入,因此距离寒城郊都还有一段距离,更何况城内,在这里偶遇当真是过于巧合了。
&esp;&esp;“方兄?”
&esp;&esp;阿笙抬眼便见另一名看着眼生的青年从轿辇上下来,挑了挑眉看向方之舟,而后一脸笑意地迎向阿笙。
&esp;&esp;“窦姑娘,我乃文家之子文鹤白,久仰姑娘大名。”
&esp;&esp;方之舟的神色在这文鹤白出现时便有几分难堪,阿笙看着二人神色莫名。
&esp;&esp;她与这二人并不熟悉,怎得忽然都来迎接她?
&esp;&esp;“二位可是有事?”
&esp;&esp;方之舟二人见对方在此,原本准备好的话倒是全都说不出口。
&esp;&esp;这江边冷,阿笙倒是没那个功夫与这二人在此周旋。
&esp;&esp;“若是无事,我便……”
&esp;&esp;她正要抬步却被方之舟下意识拦了下来,不仅眉头一蹙。
&esp;&esp;方之舟也立刻发觉自己行为不妥,支支吾吾想要解释,但面对文鹤白挑眉相看的神色,又硬是说不出口,一时憋红了脸。
&esp;&esp;“笙姑娘!”
&esp;&esp;这一声唤阿笙几分熟悉,她抬眼便见一辆车驾缓缓而至,这略微宽大却依旧朴素的马车之上,坐着的人却是矜贵无双。
&esp;&esp;唤她的车夫正是阿四。
&esp;&esp;阿笙眼中可见的欢喜,她绕过几人,快步往马车而去。
&esp;&esp;几人见她忽而似换了个人一般,带着眼可见的愉悦跑向那再普通不过的车驾。
&esp;&esp;阿四取来马凳,将人引上了车,阿笙掀开帘幕入内,一时风动,让方之舟等人有了那惊鸿一瞥,看到了车驾之内坐着的人。
&esp;&esp;那一双如画的眉目清淡而定静地看着他们,让人看不出喜悲,却带着威慑。
&esp;&esp;“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