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帮忙查这件案子,还担心他刚进入大理寺,会不会难以接触到卷宗这些资料。
&esp;&esp;她万万想不到,常云霄是半点弯子都不绕。
&esp;&esp;常云霄是第一次来。
&esp;&esp;但他的语气实在过于轻车熟路,以至于负责管理的书吏都没有意识到不对劲,拿起卷宗登记的册子,找了好一阵儿,给常云霄指了位置。
&esp;&esp;常云霄拿着卷宗就走了。
&esp;&esp;直到他的背影消失,那书吏才猛然反应过来,大叫着追了出去。
&esp;&esp;“喂——你小子品级都没有,谁让你来这里取卷宗的!
&esp;&esp;给我还回来!!!”
&esp;&esp;第68章 替人养的好儿子
&esp;&esp;钟茂清正在自己的官署中,翻看着最近的几起卷宗资料。
&esp;&esp;常云霄推门走了进来,他已经了解了丁望远案情的经过。
&esp;&esp;案件的死者是江州城内一位绸缎商人,名叫张锦程。
&esp;&esp;丁望远作为当时衙门的主簿,那天正好因为公务,出现在张锦程家附近。他听到张锦程家里有骚动,所以前去查看。
&esp;&esp;当时天色已经很晚,张锦程家大门敞开着,里面漆黑一片看不清楚。
&esp;&esp;丁望远走进去后,借着昏暗的月色才勉强看清张锦程倒在了地上,胸口还插着一把匕首。
&esp;&esp;丁望远当时就离开张家,打算去衙门报案,谁知刚一出门就碰上了张锦程的邻居。
&esp;&esp;邻居见他匆匆离开张家大门,而且身上还沾着血迹,当即就大喊他是杀人犯。
&esp;&esp;等到捕快来查看,案发现场除了丁望远和张锦程家人的脚印以外,没有任何人的踪迹。
&esp;&esp;而当晚张锦程的妻子带着女儿回娘家了。
&esp;&esp;再加上丁望远家中条件一般,曾经的确因为买绸缎的事情和张锦程发生过口角。
&esp;&esp;这样一来,丁望远就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境地。他一直坚称自己是无辜的,但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还是被定为了杀人凶手,被关进大牢。
&esp;&esp;“全部都是疑点。”常云霄把卷宗往钟茂清面前一推。
&esp;&esp;那名负责看管卷宗的书吏,这才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
&esp;&esp;“常云霄!你给我——钟、钟寺丞?”
&esp;&esp;钟茂清摆摆手,让他下去。
&esp;&esp;随即拿过那本卷宗翻了起来。
&esp;&esp;钟茂清越看,眉毛皱得越紧,又特意翻回来看了看案子的日期。
&esp;&esp;这么简单的案子,怎么拖了两年还没结?
&esp;&esp;常云霄又犹豫了一下,这才从卷宗中抽出当时的尸检报告。
&esp;&esp;尸检报告只有薄薄的两页纸,常云霄伸出手指在上面指出了一处处敷衍与不合规的地方。
&esp;&esp;穿越之后,他来到龙场书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搜集了这个时代司法相关的典籍,早已经研究透彻了。
&esp;&esp;当常云霄翻到第二页,露出出具尸检报告的仵作名字时,钟茂清明显愣了一下。
&esp;&esp;张仵作?这不是常云霄的养父吗?
&esp;&esp;好小子,这是大义灭亲啊!
&esp;&esp;常云霄此时不太自然的清咳了一声,“这案子,让我去查。”
&esp;&esp;钟茂清眯起眼睛看了他一会儿。
&esp;&esp;带回来的这小子,虽然只是个十来岁的少年,但以他钟茂清这阅人无数的眼睛,竟然有时都看不穿他在想什么。
&esp;&esp;比如,他为什么莫名其妙的会翻出这件案子?
&esp;&esp;不过用人不疑,况且这小子身上被隐藏起来的那股偏执,简直让钟茂清打心眼儿里喜欢。
&esp;&esp;“那你去吧。”钟茂清又淡淡地提醒了一句,“咱大理寺的腰牌可贵,别弄丢了。”
&esp;&esp;……
&esp;&esp;张仵作刚验完一具尸体,脸色比尸体还白。
&esp;&esp;他走出义庄,满脸堆笑,向等在外面的庄捕头汇报了尸体的情况,然后伸出手等着什么。
&esp;&esp;“成,老张你辛苦了,这个……最近衙门经费紧,你懂的。”庄捕头说着从怀里掏出了几个铜子儿扔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