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3章(1 / 3)

&esp;&esp;秦雨薇略一思索,太子妃既然愿意抛出这根橄榄枝,她便不能再继续装傻充愣了,起码不能让太子妃觉得她是真傻。

&esp;&esp;她没有背景,没有依靠。想要在这东宫之中往上爬,第一步就是要借势。

&esp;&esp;这是个机会,她必须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esp;&esp;“殿下,薇儿听闻近日家乡江州发生洪灾,百姓死伤无数,日夜揪心夜不能寐。

&esp;&esp;薇儿想要出资三千两,以殿下的名义购置赈灾物资,安抚百姓,不知殿下是否能够允准?”

&esp;&esp;她也是下了血本。

&esp;&esp;燕修云面露喜色,同时心头也微微一酸。

&esp;&esp;父皇向来反对奢靡之风,要求皇族大臣的生活起居一律从简,月银也是少的可怜。

&esp;&esp;一个小丫头竟然比自己这个东宫太子的私房钱还要多,真是没天理啊。

&esp;&esp;第160章 姐姐

&esp;&esp;“嗯,你出身民间,能有此忧国忧民之心,孤心甚慰。此事孤会找机会奏明父皇,给你封赏。”

&esp;&esp;这太子是真的有点憨啊,秦雨薇欲言又止,看了一眼太子妃。

&esp;&esp;果然,董氏柔声笑道:“妾身倒是觉着,殿下去找父皇奏明此事,怕会让人觉得刻意。

&esp;&esp;倒不如悄悄将此事办了,再找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机会教父皇知晓,不是更显得殿下一片赤诚之心?”

&esp;&esp;“娘娘说的极是,雨薇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能帮到殿下与江州百姓一二。”秦雨薇抓住机会说道。

&esp;&esp;董氏颇为满意地瞧了她一眼。

&esp;&esp;懂分寸,知进退,倒是个聪慧识趣的好苗子。

&esp;&esp;燕修云也很满意,随即唤来赵内侍,让他协助秦雨薇去办好此事,另外又特地嘱咐:

&esp;&esp;“此事去张伦那里知会一声,他知道该怎么做。”

&esp;&esp;张伦?秦雨薇略一思忖,想起此人乃是户部尚书,看来也是太子这边的人。

&esp;&esp;燕修云的意思应当是让张伦找机会,在皇帝面前透露东宫出资赈灾一事。

&esp;&esp;由于秦雨薇的特殊差使,燕修云另外特许她自由出入东宫,方便将香莱儿的生意在京城中做大,如此一来,东宫的进项也便多了一笔。

&esp;&esp;秦雨薇和赵内侍一前一后出了听雨阁。

&esp;&esp;身后传来赵内侍带着笑意的声音。

&esp;&esp;“咱家先提前恭喜秦昭训了。”

&esp;&esp;“赵内侍何出此言?”秦雨薇回眸看他。

&esp;&esp;赵内侍却笑而不语,行礼告退之后,向另一个方向走了。

&esp;&esp;……

&esp;&esp;祝澜等人来到赈灾现场时,被眼前的场面惊住了。

&esp;&esp;由于大片的房屋已经被洪水冲毁,百姓们只能被集中安置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山坡上,附近设置了几个粥棚。

&esp;&esp;“这么多灾民,只怕我们带来的那些粮食和衣物不够分发啊……”乔悠悠望着眼前乌泱泱衣衫褴褛的百姓,喃喃道。

&esp;&esp;“我们只是来尽一份力,赈灾的大头自然还有朝廷在管。”祝澜道。

&esp;&esp;然而,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款项大多用于灾后重建,其中用于救济灾民的钱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温饱。

&esp;&esp;此时刚好到了施粥的时辰,一听到施粥了,灾民们一个个眼睛里都发出了光芒,争先恐后地向粥棚涌了过去,你争我抢,都怕晚了少吃几粒米。

&esp;&esp;“你们别挡道啊!”几个灾民拿着碗从后面冲过来,一把将祝澜等人撞开,扑向粥棚。

&esp;&esp;“哎呀,不要踩我呀!”人群中响起哭喊声,原来是有人被抢粥的撞倒在了地上,又被后面的人踩了许多脚。

&esp;&esp;“欧阳监院,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场面会失控的。”祝澜对欧阳烨说道。

&esp;&esp;欧阳烨眉头深锁,“钱主簿和县衙大部分人手都去处理水情了,粥棚这边人手不够,你们协助维持一下秩序,施粥之后再行发放我们的物资。”

&esp;&esp;众人点点头,立刻上前帮着衙役疏通人群,让灾民们排队领粥,乱哄哄的场面才算有了些许好转,但仍旧有许多重复领粥、和没有领到粥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