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回忆原剧情中的细节,欧阳烨的身份并无任何不妥之处。他直接听命于燕玉泽,而燕玉泽又对梁帝忠心耿耿。
&esp;&esp;自己等于间接抱了皇帝大腿,这应该是没错的。
&esp;&esp;但这个决定终究有些风险,祝澜思量过后,决定先不要将其他人牵扯进来。
&esp;&esp;祝澜敲门询问的话音落后,欧阳烨过了许久才来开门,问她何事。
&esp;&esp;欧阳烨穿戴齐整,丝毫不像刚从床上起来的模样。
&esp;&esp;祝澜进去后,沉吟片刻,方才开口:
&esp;&esp;“敢问欧阳监院,此次召集我等前来龙安县,除了救灾,是否也为探查龙安县背后之事?”
&esp;&esp;欧阳烨挑了挑眉毛,神色淡然地坐下,“你所说的背后之事,是指何事?”
&esp;&esp;“自然是县令李大人被杀一事。”
&esp;&esp;欧阳烨神色微微一凝,随即抬眸看她,没有说话。
&esp;&esp;祝澜从怀中取出写着阿拉伯数字的那张纸,交给欧阳烨。
&esp;&esp;自从乔悠悠的算学社在龙场书院推广开来,不少学生已经学会了阅读这样的数字,欧阳烨身为监院,闲暇之时也会略作研究。
&esp;&esp;“此乃学生查阅李大人遗物书籍时,发现的一本账册,而且似乎是一本假账。”
&esp;&esp;欧阳烨只扫了一眼那纸上的数字,微眯起眼睛看祝澜。
&esp;&esp;这女学生来到龙场书院已经五年了,欧阳烨自是知晓她聪慧无双,却没想到胆子竟也这般大,竟然什么都敢查!
&esp;&esp;“你所说之事,何来真凭实据呢?”
&esp;&esp;“学生说的是否属实,大人查一查便知道了。”
&esp;&esp;“那本账册,如今在何处?”
&esp;&esp;“方才刚被宋眠大人取走。”
&esp;&esp;“你的意思是,宋大人有嫌疑?”
&esp;&esp;“学生不知,故将此事报与欧阳监院。”祝澜如实答道。
&esp;&esp;欧阳烨眼底浮上几分笑意,“你希望我如何处置此事呢?”
&esp;&esp;“此事轮不到学生做主。”祝澜顿了顿,“只是学生愿助监院与山长一臂之力。”
&esp;&esp;欧阳烨将祝澜带来的纸张收起,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此事我已知晓,你先回去休息罢。”
&esp;&esp;接着又点点头,“记住,莫要在外多言。”
&esp;&esp;“学生知晓。”祝澜行礼退出。
&esp;&esp;……
&esp;&esp;房门被重新关好,欧阳烨低头望着那张写满数字的纸,笑了笑。
&esp;&esp;“宋大人,出来吧。”
&esp;&esp;通往伙房的小门被推开,一身官服的宋眠从里面走了出来。
&esp;&esp;“龙场书院的学生,果然名不虚传啊。”宋眠不由得拊掌笑道。
&esp;&esp;“宋大人有所不知,此子乃是今朝江州府乡试案首,姓祝名澜。”欧阳烨为他斟了杯茶,说道。
&esp;&esp;“哦?”宋眠颇感诧异,“就是那名在策问中提出‘功德并赏’的学生?”
&esp;&esp;欧阳烨颔首,“正是。”
&esp;&esp;“原来如此。”宋眠不由得又向外瞧了一眼,“我前来龙安县的路上,正巧与本次出题的周显清大人吃了一顿便饭,他对这篇文章印象可是深刻得很呐。
&esp;&esp;周大人向来主张‘赏功不赏德’,乍一看这学生驳斥他的观点,原本有些恼怒。但又见其文章中抽丝剥茧地分析了他的主张,取其精华,在这基础上作出了更加完善的论证,可谓是胆大心细。”
&esp;&esp;听闻对方夸赞自己带出来的学生,欧阳烨不免也感到自豪,嘴角上扬。
&esp;&esp;“好了好了,宋大人,我们还是说正事吧。这学生方才提到的那本藏有账册的诗集,可是在你手中?”
&esp;&esp;宋眠点点头,“她若不说,我还没留意到这本书的问题。”
&esp;&esp;说着,他从带来的几本书中抽出了那本《义深诗集》。
&esp;&esp;“笃笃笃。”敲门声再次响起,屋内二人面色同时一滞。
&esp;&esp;宋眠立刻收起诗集,闪身再次避入伙房中,欧阳烨这才起身前去开门。
&esp;&esp;门外之人一身黑衣,身披斗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