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0章(1 / 3)

&esp;&esp;“你真是举人?”语气明显不信。

&esp;&esp;祝青岩轻轻点头,却听见对方颇为遗憾的声音。

&esp;&esp;“唉,现在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都是朝廷这政令弄的,一个个小丫头都敢随随便便吹自己是举人了。唉!”

&esp;&esp;祝青岩:……

&esp;&esp;台上的卢知义听闻祝澜说自己考中了江州府的秋闱,心情自然是与下面那些人如出一辙。

&esp;&esp;对方要自称是个童生或者秀才,他还能信一下。

&esp;&esp;要知道江州可是个大州,人口众多,乡试的竞争也远远要比桐州这里激烈,这姑娘张口就敢说自己是个举人,吹牛也不吹得现实一点!

&esp;&esp;卢知义摇摇头,既然如此,那他也不好再留什么情面了。

&esp;&esp;他对周老说道:“周老,请开始吧。”

&esp;&esp;周老点点头,“既然大家都是读书人,那咱们就按读书人的规矩来。咱们青溪镇许久没有过这样的热闹啦,在论道之前,不如老夫先出几道简单的题目考考你们,算是热身吧。

&esp;&esp;只不过这位姑娘是外来的,可信得过老夫的公正?”

&esp;&esp;祝澜还没表态,下面的百姓就有人喊了起来,“周老一向是最公正的,我们相信!”

&esp;&esp;“对,周老德高望重,不会弄虚作假的!”

&esp;&esp;祝澜听着百姓们一致的说辞,看到他们目光中的真诚,相信这位周里正能在青溪镇上收到众人拥戴,应当不是偏私之人。

&esp;&esp;“学生相信周老,请出题罢。”祝澜收回目光说道。

&esp;&esp;周老清了清嗓子,缓缓诵道:

&esp;&esp;“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esp;&esp;此乃《中庸》第 十二 章的句子,原来这所谓的“热身”便是背诵后文。

&esp;&esp;“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esp;&esp;祝澜与卢知义异口同声,以同样的速度背了出来。

&esp;&esp;这也太简单了。

&esp;&esp;接下来,周老出的题目难度逐渐加大,选取文章的出处也开始变得冷僻起来。

&esp;&esp;一开始,台下观众还能跟着摇头晃脑地接上几句,到了后面却只能干瞪眼,有些文章他们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

&esp;&esp;周老又出了一道《战国策》中的题目,祝澜和卢知义再次同时诵道:

&esp;&esp;“……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

&esp;&esp;这时,所有人的精神忽然一振,只因二人所背内容终于出现了不同!

&esp;&esp;卢知义面上浮现轻笑,“祝姑娘,分明是‘请蔡、皋狼之地’,姑娘却将‘蔡’读作‘蔺’,乃是谬误。”

&esp;&esp;台下有人笑道:“这小女子能学到这份上已经很不错了,竟能跟小卢公子有来有回,只可惜还是学问不够精啊!”

&esp;&esp;青溪镇的女子听到此话,眼底皆浮现期待落空,失望黯然之色,甚至有人已经准备转身,不忍看到祝澜出丑了。

&esp;&esp;看来女子求学为官,果真是她们心存妄念了。

&esp;&esp;就在这时,台上却传来祝澜不紧不慢的声音。

&esp;&esp;“敢问卢公子所读书籍是多少年前之刻本?

&esp;&esp;三年前,我朝大儒鲍、吴二位先生经过考据后宣布,此文当中的‘蔡’字乃是‘蔺’字之讹误,莫非卢公子不知?”

&esp;&esp;卢知义一愣,他的确没有听说过啊。

&esp;&esp;“你……说的可是真的?”他不信道。

&esp;&esp;“卢公子只要离开青溪镇,去买来最新的官印版本一看便会知晓。”

&esp;&esp;卢知义的目光有些慌,很快又强自镇定下来,“有机会我自然会去查证。”

&esp;&esp;周老轻咳两声,这只是正式辩论前的热身,没必要在这里纠缠。

&esp;&esp;他宣布即将开始正式的辩论。

&esp;&esp;“既然这位祝姑娘与卢家的争执起源于女子入学一事,那便来论一论,当今之世应如何看待祖宗之法礼罢。”

&esp;&esp;卢知义率先说道:“祖宗之法不可废,若后人肆意更改,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