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7章(2 / 3)

了!

&esp;&esp;然殿试之期将至,自己难得受到一次陛下的关注,若是此时掉链子,他后半生的仕途也就无望了。

&esp;&esp;李度长只能硬着头皮写。

&esp;&esp;然后硬着头皮呈给梁帝过目。

&esp;&esp;草拟的题目被放到梁帝书案上时,李度长自己都有些没眼看了。左右其他同僚们出的题目皆是高谈阔论,洋洋洒洒,无一不在向梁帝展示各自的才学,生怕写少了丢人。

&esp;&esp;反观自己草拟出的题目,他还故意将字体写大了一些,却连半页纸都写不满。

&esp;&esp;简直格格不入。

&esp;&esp;梁帝很快读完了李度长的策论试题,他自然是知晓出题的难度,李度长虽未援引多少古代女子参政之实例,却能从当下入手,引导考生思考女子入学堂、参加科举之意义,题目出得也算有些水准。

&esp;&esp;试题最后,提出了本篇策论需要深入剖析的几个问题,包括女子与男子当如何在学堂之中共处、女子入学以及入仕对于婚嫁之事的影响,诸如此类。

&esp;&esp;“辛苦李卿了。”梁帝缓声道。

&esp;&esp;随即提起朱笔,直接划掉了最后那些问题

&esp;&esp;李度长双手从太监手中接过宣纸,望着纸上几道朱红色的笔迹不知所措。

&esp;&esp;“咳咳……既是开古今先河之壮举,便无从以史为鉴。新政实行之种种问题,李卿身为男子,只怕难以顾虑周全,倒不如索性敞开一些,让他们去发挥吧。”

&esp;&esp;李度长怔了怔,随即明白过来,梁帝是怕题目设置的过于细致,局限了考生们的思维,反而难以全面地分析新政之利弊。

&esp;&esp;“陛下高明!”李度长拜服于地,同时心中感慨。

&esp;&esp;被陛下如此一删减,这篇策论题目除了标题基本啥也不剩了。

&esp;&esp;如何能不算科举出题史上的一朵奇葩呢?

&esp;&esp;……

&esp;&esp;四月廿一日,京城的朝霞格外鲜艳。

&esp;&esp;作为殿试考场的安和殿在霞光的映照下愈发显得气势恢宏。

&esp;&esp;贡生们身着宽袍大袖的襕衫,头戴黑色方巾,手持名刺,早已默列于安和殿之外。

&esp;&esp;他们大多神色凝重,有的口中念念有词,有的则闭目养神,试图平复内心的紧张。

&esp;&esp;当然,也有些心态比较好的,正在不动声色地打着哈欠。

&esp;&esp;“张兄,敢问上回的殿试起得也这般早么?”

&esp;&esp;第237章 殿试,管饭管饱

&esp;&esp;张柏乃是上回殿试被封停,延到今年才能参加殿试的考生。他又打了一个哈欠,“不曾啊,往年的殿试皆是将近晌午才开始。”

&esp;&esp;他又将目光投向第三个人,此人乃是被封停了两回的贡生,如今是第三次站在安和殿之外了,“李兄,可是如此?”

&esp;&esp;那位李兄点点头。

&esp;&esp;“这回的殿试比往年整整提早了两个时辰,真是奇哉怪也。”

&esp;&esp;张柏揉了揉眼睛,“兴许是礼部的大人想早些回家罢,唉,他们哪里晓得咱们这些士子们挑灯夜读之苦……

&esp;&esp;李兄,能否烦请你给在下两巴掌?在下实在,实在是太困倦了……”

&esp;&esp;李兄摇摇头没有理他,兀自转过身去,默背起文章来。

&esp;&esp;寒窗苦读数十年,多少人砚池磨尽,灯火熬干,才终于走到这一步。

&esp;&esp;随着安和殿朱红色的大门缓缓开启,所有人都不由得微微抬起了目光,似要看清门后那片似远又近的风景,眼中是难以掩饰的向往。

&esp;&esp;鲤鱼跃龙门,万里觅封侯,只在今朝。

&esp;&esp;……

&esp;&esp;安和殿内,覆试之时的桌椅并未搬动,陈设一切如旧。只不过为了防止贡生们在桌上留下记号,本次的座位重新排列。

&esp;&esp;皇帝并未亲临,燕玉泽自门外走了进来,面上依旧是春风含笑。

&esp;&esp;周显清宣读罢殿试规则,向众考生们宣布燕玉泽乃是本次的监试王大臣,代天子监考。

&esp;&esp;考生们跪拜行礼后,各自找到自己的考桌坐下,领取试卷。

&esp;&esp;周显清宣布考试开始,众人研墨,蘸墨,提笔,整个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