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不过小孩还是抱出去了。
&esp;&esp;许多福扭头,“李昂!”眼睛都是亮的。
&esp;&esp;他就说他忘了什么,原来是忘了李昂喊他叔叔。
&esp;&esp;李昂:……
&esp;&esp;周全、刘戗在旁看好戏,严怀津嘴角也抿着笑意。
&esp;&esp;李昂施施然站起来,作揖见礼,“侄子李昂,见过太子叔叔。”
&esp;&esp;嘿嘿嘿嘿嘻嘻嘻嘻~
&esp;&esp;“侄儿不用多礼,坐下吃饭吧。”太子叔叔大手一挥,“接着演。”
&esp;&esp;菜味如何许多福记得不深,只觉得特、别、好、玩!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多崽:孤可是太子叔叔哦~【嘚瑟叉腰jpg
&esp;&esp;第45章
&esp;&esp;天黑前,王大公公催了两次,太子殿下才察觉‘呀天都快黑了’,连忙起身告辞,可见今日在公主府,太子殿下玩的很尽兴,甚至有些忘了时辰。
&esp;&esp;昌平公主携着全府上下恭送太子。
&esp;&esp;许多福扶着堂姑的胳膊,说:“今日我玩的都忘了时辰了,谢谢姑姑款待。”
&esp;&esp;“殿下高兴就好。”昌平公主很是慈爱。
&esp;&esp;许多福点点头,说了两遍高兴,又装做大人说:“府里孩子都好,又活泼又懂事,姑姑教的好。”
&esp;&esp;都叫他叔叔了!连两位大姐姐都喊他叔叔。嘿嘿。
&esp;&esp;“殿下夸赞了,若是以后有机会,欢迎殿下再来。”
&esp;&esp;“好好好,我记下了,姑姑回吧,外头天黑了当下脚下。”许多福摆摆手,上了车。
&esp;&esp;昌平公主府全府人都候着,等太子殿下车马走远了,这才回府,全家老少都是喜气洋洋的,殿下到他们府中,口口声声叫母亲‘姑姑’以示亲近,不待明日,今个一天怕是盛都皇城内都知道了。
&esp;&esp;他们公主府又得了盛宠。
&esp;&esp;这就像是一个信号,公主府不再没落,重回盛都达官贵人簪缨世家第一圈中心之一。
&esp;&esp;大人们想得多,小孩子就单纯了。今个玩了一天,没去学堂学习不说,还在府中看了戏,戏还是热热闹闹小孩子爱看的,太子叔叔为人亲切,没他们父母说的那般吓人,还给他们塞吃的。
&esp;&esp;小娃娃可高兴了。
&esp;&esp;千金们也高兴,痛痛快快了一天,今日笑的放肆了也没人说,大家都在笑,她们也不算出规矩,现在眼底都是笑意还没下去。
&esp;&esp;太子车架入宫。
&esp;&esp;果然挨着太极宫近的府邸都在说今日殿下去公主府的事,各有各的说法,不过总体就是一句酸溜溜嫉妒的话:李家真是好命,这一辈出了个李昂,带着他老子都升了。
&esp;&esp;李昂那小子眼光真毒辣,太子还没封时就知道捧太子了。
&esp;&esp;哪是李昂眼光毒,说起来,姜还是老的辣,太祖老大那一脉,也不是只有一个公主,为何就昌平公主风风光光了一辈子?
&esp;&esp;自然没人提,昌平公主那是王妃所生,另一位是庶出,不过说到底,昌平公主眼光好,知道什么戏台子唱什么戏。
&esp;&esp;与昌平公主祖上同一支的就是永诚伯、忠毅伯,两人各自父亲同昌平公主同辈分,都死的早,以前是候,传给儿子削了一级成了伯爷。
&esp;&esp;以前两位伯爷看不上这位老姑姑,现如今……
&esp;&esp;得递帖子了。
&esp;&esp;太极宫,宣政殿。
&esp;&esp;宁武帝今日明明很繁忙,但不知为何,忙到了一个时辰身体像是自动提醒一般,问:什么时辰了?
&esp;&esp;内侍一回话。
&esp;&esp;果然宫门快落钥,九千岁要回来了,出去玩一天的太子也回来了,宁武帝看着案桌上还没批完的奏折,说:“带着,回紫宸宫。”
&esp;&esp;以前并不是这样,有时候一些奏折没批完,宁武帝知道九千岁回来了要接孩子,要回东厂,他就不着急回紫宸宫,反正回去也是空荡荡的,不如留在宣政殿把活干完。
&esp;&esp;如今不一样了。
&esp;&esp;宁武帝回到紫宸宫,宫里已经有了笑声,宁武帝都不知道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