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监考这等事,其实有些枯燥。
&esp;&esp;考生们要考一整日,姜韶华自不会枯坐一整天。待了一个时辰左右,姜韶华便以目光示意董尚书,董尚书点点头,接替主考官的差事。
&esp;&esp;姜韶华回御书房,批阅奏折处理政事。
&esp;&esp;陈长史和王中书令都在一旁,照旧是先初步筛选奏折。这是一个庞大又繁杂的工作。天子再厉害,也只一双眼睛一双手。便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睡,也看不过来。
&esp;&esp;必须得有信得过的近臣,先行筛选,将重要的政务呈上来。就这,姜韶华每日也得花费大量的时间批阅奏折。
&esp;&esp;陈长史笑着打趣:“皇上今日是主考官,怎么又回来看奏折了?”
&esp;&esp;姜韶华笑道:“要考一整日,朕到结束前再去转一转。也省得考生们太过紧张。”
&esp;&esp;又将倒霉鬼弄污了试卷的笑话说了。
&esp;&esp;陈长史哂然:“这等人,意志不坚,被罢黜也是活该。皇上既给了他恩典,就看他能否把握了。”
&esp;&esp;王瑾见女帝陛下容光焕发心情极佳,也跟着笑了起来:“听闻叶县女子书院出了一位女进士。皇上今日可瞧见了?”
&esp;&esp;姜韶华挑眉笑道:“排在第一个,朕一眼就见到了。当年女子学院,只有五个女学生,她就是其中一个。后来学生渐渐多起来,她一直是书院头名。她原本叫大妞,大名还是朕亲自给她起的。”
&esp;&esp;这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esp;&esp;殿试还没考完,就已是皇上心中的可用之人了。
&esp;&esp;就是王瑾,都忍不住羡慕一回陆真的好运道。
&esp;&esp;“王舒是你的堂妹?”天子忽地问了一句。
&esp;&esp;王瑾收敛心神,点头应是:“她是王家十二房的姑娘,是臣的近支堂妹。”
&esp;&esp;女科选拔,王家当然不会错过。王家这一辈的姑娘中,王舒容貌平庸些,读书却是最出众的,且颇有主见。定下这个人选的时候,其实王家族人内部也有些异声。
&esp;&esp;主要就是王舒是女子中少见的性格刚硬,并不如何听长辈的话。是王瑾一力坚持,才定下了王舒。
&esp;&esp;姜韶华听王瑾轻描淡写的几句,心中便有数了,略一点头。
&esp;&esp;傍晚,姜韶华又去了金銮殿。
&esp;&esp;考了一天,众考生都是一脸疲惫。
&esp;&esp;只有陆真,依旧精神奕奕,一双大眼闪着光,在一殿的考生中格外醒目。
&esp;&esp;姜韶华微微一笑,目光掠过陆真身后的少女。这个少女,比陆真大一些,额头略宽,鼻梁平平,可谓貌不出众。不过,这个少女神色从容冷静,犹胜陆真。
&esp;&esp;这便是王瑾的族妹王舒了。
&esp;&esp;王瑾为人细致谨慎,既然他特意提起这个族妹,可见王舒有过人之处。
&esp;&esp;姜韶华又看向另一个少女。这个少女皮肤白皙柳眉杏目容貌颇美,正是李博元的妹妹李芳菲。
&esp;&esp;冲着李太后,李芳菲也得有个好名次,以后留在宫中当差。
&esp;&esp;另外,卢氏的姑娘卢青青,博陵崔氏的崔允儿,也都在这二十人其中。
&esp;&esp;卢玹病逝,范阳卢氏不吭不哼不闹腾,这份人情也得领。博陵崔氏是皇室正经姻亲,相当于后族。该给的体面也是要给的。还有范氏女,看在范大将军站队及时忠心耿耿的份上,也得提携一二……
&esp;&esp;姜韶华在心中默默思忖,面上半分不露。
&esp;&esp;众新科进士起身,一同躬身,高呼天子万岁。
&esp;&esp;姜韶华没见怎么运气,一张口,声音清晰地传进众人耳中:“朕会亲自批阅,定出一甲三名。”
&esp;&esp;“你们是朕登基开恩科取的进士,是朕的门生。今后,朕就是你们的靠山。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大梁朝堂的栋梁,为国朝尽忠。”
&esp;&esp;一众新科进士,听得热血澎湃,再次躬身谢恩,高呼万岁。
&esp;&esp;众人退出金銮殿后,开始往宫外走。路上不敢说话,走近宫门的时候,开始兴奋地窃窃私语。
&esp;&esp;“女帝陛下美丽又威严,刚才我偷偷瞧了一眼,只觉光芒四射。”
&esp;&esp;“你胆子够大的,我压根就不敢抬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