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但是达官贵人是怎么想的,谁知道。
&esp;&esp;苟子私下又围观了一场王夫人和贾老太太之间的高手交锋。
&esp;&esp;最后,贾府的帐,是在王夫人掏空嫁妆,贾老太太看不惯两个儿子相争,也掏“私房”帮忙地,才将账平了的。
&esp;&esp;可以说,这场交锋,占据天时地利的贾赦,赢麻了。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esp;&esp;苟子:我这算是……躺赢了?
&esp;&esp;第34章
&esp;&esp;贾府的大变天,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esp;&esp;对大房的几个孩子,贾琏、贾迎春(苟子)和贾明春来说,切身体会最明显的就是下人的态度,和府内供应物品的好坏和速度了。
&esp;&esp;以前二房王夫人管家时,贾府的供应关系是第一优先的是贾老太太的荣庆堂,然后是二房贾政夫妻院子,以及贾珠居住的荣盛院、贾元春居住的荣梓院。
&esp;&esp;贾老太太和二房之后,才会轮到贾赦这个名义上的当家人。
&esp;&esp;到了刑氏的宁和苑和何氏的清和苑,派给的定例肯定是最差最慢的,连给下人的月钱也是。
&esp;&esp;更无奈的事,作为主子,想要一些不在府里规定定例的东西,还得自己私掏腰包高价请下人管事们买。
&esp;&esp;人人都是这样倒罢,贾府下人都看菜下碟的,正经主子中,只对宁和苑、清和苑这般,就有点气人了。
&esp;&esp;虽然苟子成了何氏的亲闺女之后,并没有察觉到这些,毕竟何氏家大业大,通过管理产业,有可以联络外界的渠道,不差府里这点东西,但是苟子没投胎之前,可是对贾府这点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esp;&esp;听墙角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宁和苑的刑氏对清和苑的各种带着羡慕妒忌的嘲讽。
&esp;&esp;现在好了,贾赦大翻身了,贾府下人的态度也转变了。
&esp;&esp;但凡府里有啥好东西,必须先送到贾老太太和清和苑这边。
&esp;&esp;贾赦的态度是,府里缺谁的,都不能缺了老太太和他宝贝闺女明春的。
&esp;&esp;然后才到贾赦、何氏、刑氏,即使是这样,下人也再不敢怠慢他们了。
&esp;&esp;二房的贾政夫妻还有贾珠贾元春,在王氏掏尽嫁妆补公账后,待遇自然是大不如前了。
&esp;&esp;差到什么地步?
&esp;&esp;比地位没反转前的清和苑、宁和苑都不如的地步。
&esp;&esp;谁让贾赦这个当家人看贾政夫妻不顺眼,两夫妻目前钱财不趁手,花使的时候抠抠搜搜的,习惯捞油水的下人们看不上了呢。
&esp;&esp;何氏管家比王夫人靠谱,最起码下人们现在是不敢将府里的事情往外说了,王夫人这个赔了嫁妆又亏了名声的二夫人,在府里颜面尽失,但是在外人眼里的体面倒是保住了。
&esp;&esp;又有贾老太太一贯如故地偏帮,以想要子孙尽孝为由,将贾元春和贾宝玉接到了荣庆堂教养,大大地减轻了贾政夫妻的压力。
&esp;&esp;这倒也罢,贾老太太是明着要护着二房了,接完贾元春和贾宝玉,有前所未有地提出,要满府上下每天早上都要来她这里请安,晚上还得一家人吃饭。
&esp;&esp;这一出出地折腾,算是勉强压制了大房的气势,让二房不至于太尴尬。
&esp;&esp;关于早上请安和晚上一家子吃饭这事,对苟子来说,就是早上不能赖床,晚饭吃的很是拘谨而已。
&esp;&esp;真正被折腾得难受的还是亲娘何氏和王夫人。
&esp;&esp;作为儿媳妇一辈,两人去请安得是最早的一批,要赶上给贾老太太梳头洗脸,要是老太太想留她们吃早饭,她们还得贴心服侍。
&esp;&esp;晚餐同样,所有人都坐着吃饭,只有她们两个儿媳妇站着,围着饭桌转地,不仅得照顾老太太,还得看顾各自的孩子。
&esp;&esp;邢夫人在保胎中,没法参与这种家庭活动,算是躲过了一节。
&esp;&esp;不然,有邢夫人在,即使贾老太太亲自点名,也没有何氏这个名不太正、言也不太顺的侧室什么事。
&esp;&esp;按照现在的观念理解就是,有资格在这些正式场合服侍婆婆,是正室才有的待遇,是为人妇的本分和荣誉。
&esp;&esp;苟子实在不懂,贾老太太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喜欢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