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士兵的口粮开支就高达五千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军械,抚恤、营建之费!”
&esp;&esp;霍大人闻言,正欲开口反驳,可贺大人并没有给他机会。
&esp;&esp;“还有陇西骑军、巴蜀步军、会稽水军这三支地方军每年少说也要花掉朝廷不少银子!”贺大人头发花白,说起话来却声如洪钟,偌大的勤政殿内,只听见他豪迈的声音:
&esp;&esp;“当年陇西军平定四方,从龙有功确实不假,可陛下也念及旧情,给陇西烈士的抚恤金标准乃全国最高;还有!当年为了抵御犬戎与乌孙,朝廷还花费重金购置了数百匹汗血宝马,如今西境安稳十几年了,可军马场驯养战马的花费却始终不减!”
&esp;&esp;霍将军看了一眼上座的天子与太子,父子两默不作声,他的心忽而一沉,但还是竭尽全力解释:
&esp;&esp;“陇西已经尽量节约开支了,可毕竟是品质优良的千里马,好不容易驯养成功,花费必然要大一点···”
&esp;&esp;贺大人摇头叹息:“我的霍大将军啊,三十万将士,这里花费一点,那里花费一点,积水成河,国库的银子就这么流光了啊!”
&esp;&esp;无论霍将军如何解释争取,陛下的反应都不大,想来裁军这件事,已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esp;&esp;武帝忽而开口冲座下太子问道:“崇广,你觉得如何?”
&esp;&esp;紫衣蟒袍的太子元崇广容貌与武帝足有八成相似,但到底年轻些,一开口声线也透着几分和气:
&esp;&esp;“裁军关系重大,务必慎重,儿臣研读过裁军细则,总觉得有些粗陋,想来内书司的众位爱卿久在都城,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难免纸上谈兵。”
&esp;&esp;太子扫了一眼在场之人:“儿臣建议,寻几位有治军经验又善筹算之人,将裁军细则重新修订一番,待万事俱备了,再择一支队伍践行裁军之策,以观其效。”
&esp;&esp;武帝欣慰的点点头,龙目扫过众爱卿:
&esp;&esp;“诸位乃朝廷的中流砥柱,朕的左膀右臂,裁军之事迫在眉睫,但具体怎么个裁法,很重要。既要稳定军心,又要达到开源节流的实效,此事,就交由太子牵头,诸位爱卿都要从旁协助,尽快拿出办法来,朕亲自过问。”
&esp;&esp;陛下金口玉言,这事也算是有了定论。
&esp;&esp;武帝离去,众人这才缓缓起来,霍将军是最后一个起来的。
&esp;&esp;太子:“霍将军,听闻陇西军的易小侯爷调来了皇城当差了,大人可知此事?”
&esp;&esp;霍将军面色如灰,恭敬的点了点头:“此事末将知晓,易小侯爷是位不可多得的将才,在陇西颇有威望,只是,听闻易夫人舍不得儿子,这才请皇后娘娘进言,将人调回了都城。”
&esp;&esp;太子默不作声。
&esp;&esp;霍将军恍然大悟:“殿下,您的意思是?”
&esp;&esp;太子这才浅笑着点点头:“孤去过陇西,见识过易小侯爷英姿,像他这种懂兵法又饱读诗书之人实在难能可贵。只是不知,他如今在哪里当差?”
&esp;&esp;霍将军:“听闻,他在殿卫军当差。”
&esp;&esp;太子略感意外:“噢?”
&esp;&esp;
&esp;&esp;身着明光铠甲的易知舟正默默等在成华宫门外,他随小太监来回话,可久久等不到九公主传见。
&esp;&esp;男子修长的手指忍不住摩挲着腰侧的佩刀。
&esp;&esp;“大人,耐心等等吧。”小太监不敢造次,他冒领了功劳,却又答不上九公主的问题,本就岌岌可危,如今只求这位大人好好回话,千万别惹公主生气,不然,大家都不好过。
&esp;&esp;小太监循循善诱:“九公主乃天家之女,尊贵非凡,咱们是下人,等多久都不能显出烦躁之态来,否则,”
&esp;&esp;易知舟睨他一眼,好笑地问:“否则如何?”
&esp;&esp;小太监唯恐他不配合,只好出言恐吓:
&esp;&esp;“否则剥皮抽骨,小命不保!”
&esp;&esp;易知舟哑笑一声,心道:好生厉害的九公主啊。
&esp;&esp;第5章 漏网之鱼
&esp;&esp;武帝议事结束后便径直来了长乐宫,见宫道两侧都是弯腰找东西的太监们,很是奇怪。
&esp;&esp;一问才知,九公主的小鱼儿又丢了。
&esp;&esp;武帝下令调来十几个小太监一起帮忙找。
&es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