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246节(2 / 3)

esp;李述道:“回都督,已经抄检过了,现在经历司的文吏还在清点财货,但粗略估计,应在百万之上。”

&esp;&esp;“一些在城中的产业也不能放过,所有地契、房契,皆为不法赃银,一体追缴。”贾珩沉声说道。

&esp;&esp;抄出了银子,买粮的银子也就有了。

&esp;&esp;李述应是一声,然后禀告道:“都督,草原那边儿的最新消息。”

&esp;&esp;说着,从袖笼中递送来竹筒。

&esp;&esp;贾珩阅览而罢,对着一旁的陈潇说道:“苏尼特部已被击溃,女真与敖汉、奈曼蒙古正在逼迫克什克腾。”

&esp;&esp;陈潇道:“情况愈发紧急了。”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说道:“你明天领着锦衣府卫调查晋商,我在这儿待一天就前往大同。”

&esp;&esp;陈潇应了一声。

&esp;&esp;……

&esp;&esp;……

&esp;&esp;另外一边儿,巡抚衙门后宅,书房之中

&esp;&esp;就着一盏橘黄灯火,顾秉和书就完奏疏,递给一旁的幕僚方邦哲,由其抄写润色,灯火映照着其人面容,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esp;&esp;“中丞大人,这位永宁侯真是杀伐果断。”巡抚衙门征辟的幕僚,方邦哲低声说道。

&esp;&esp;另外一个幕僚余建春,感慨说道:“中丞,这位是圣上跟前儿的红人,听说在河南、江南两地就以手段狠辣而称,这刚一来就杀人抄家,不好相与。”

&esp;&esp;顾秉和手捻胡须,低声道:“这个不用担心,这位永宁侯并非武将,虽为酷吏,但并非滥施刑戮之人。”

&esp;&esp;贾珩当初的《辞爵表》,为其赢得不少士林声望,虽然转而走了武勋之路,但却无嗜杀苛虐的名声传之于外。

&esp;&esp;“本官在思忖另外一件事儿,永宁侯在扬州惩治扬州八大盐商,追缴财货,是否会对晋商下手?”顾秉和说着,看向两位幕僚,目光似有冷色涌动。

&esp;&esp;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身为一省封疆大吏,自是知晓官场中人的手段,商贾就是一块儿待宰的肥肉。

&esp;&esp;余建春沉吟说道:“中丞,应该不会吧,永宁侯在扬州时候,不也留了四家,并未行那等强取豪夺之事。”

&esp;&esp;“那还不是有四家被抄家灭门?”顾秉和低声道。

&esp;&esp;方邦哲润色完毕,放下笔墨,问道:“大人的打算是?”

&esp;&esp;“本官能有什么打算?如今,不过静观其变罢了。”顾秉和端起茶盅,微微抿了一口,说道:“就是布政司那边儿,未必乐见此事。”

&esp;&esp;自从杨阁老回京以后,齐阁老在京城独木难支,他也应做出一些政绩来,以便京里活动活动,这次征北大战就是他的机会。

&esp;&esp;作为一省巡抚,虽说掌民政大权,兼理粮饷,但因为王承胤这等镇守一方的老将,其实在山西颇觉掣肘。

&esp;&esp;而如今王承胤被斩,顾秉和心头却毫无同情之意,自此威权大增。

&esp;&esp;“中丞大人,这永宁侯可是与杨相有隙。”一旁的幕僚提醒道。

&esp;&esp;顾秉和面色澹然说道:“这些都是小节,我等先办好差事,朝廷那边儿当有说法。”

&esp;&esp;如果这位永宁侯真的这般公报私仇,也不会成为宰执枢密。

&esp;&esp;……

&esp;&esp;……

&esp;&esp;亢家

&esp;&esp;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一座阁楼之上,灯火如昼,丝竹管弦之音大起。

&esp;&esp;亢以升正会见着太谷孔家的家主孔闻俊以及范家家主范宏庆,榆次常家家主常伯兴,介休侯家侯钦义,这几家都在太原置有别业。

&esp;&esp;亢以升笑着看向几人,道:“朝廷北征大军要征购粮食为军粮,保守而计在二百万石,这笔生意不仅关涉米粮,还有药材、鱼肉,这些只要办好了,既得了朝廷的彩头儿,又能赚取利银。”

&esp;&esp;孔闻俊年岁三十出头,脸上有着读书人的儒雅气度,比之寻常商贾肥头大耳的模样,面容清秀,颌下蓄着青葱的胡须,笑道:“亢老先生家中米粮何止百万石,一人就可吃下这些数额的米粮,不知唤我等所为何事?”

&esp;&esp;常伯兴不阴不阳地说道:“亢兄,朝廷既然找到了亢兄,亢兄一力承担就是。”

&esp;&esp;在晋商八大家中以亢家最为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