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可看到陛下宽慰平国公的时候才想明白,想来兄长也是。”
&esp;&esp;史鼐无奈的点了点头接话道:“当今陛下想要收回兵权,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esp;&esp;“咱们也是借着表忠心,才成为陛下的人。”
&esp;&esp;“今日若是换成咱们,谁会主动放开大权,舍下丰台大营?!”
&esp;&esp;牛继宗皱了皱眉说道:“你是说他是故意的?我记得小时候在金陵的时候,他就交过一次兵权。”
&esp;&esp;“后来过了没几年,先荣国自斩臂膀,瓦解兵权,才让平国公元平一脉重新站起来。”
&esp;&esp;“这么看的话,这老货是打算在做当年的事儿?!”
&esp;&esp;听到牛继宗的话,周围的人脸色顿时一僵,史鼎苦笑道:“是啊,当初太上皇想收兵权的时候,他是第一个交的。”
&esp;&esp;“然后迁都的事情又是他罗织罪名,坑死了两个元平国公。”
&esp;&esp;“愿意当一条忠诚的狗,自然会得到主人的信任。”
&esp;&esp;“那几家不愿意交兵权的,不愿意迁都的,如今骨头都烂没了。”
&esp;&esp;“开国一脉还好,有先荣国在,一言而决都跟着迁都了,这才没造成损失。”
&esp;&esp;大家心下都是一惊,赵啸这老货竟然还有这么多算计?!
&esp;&esp;裘良皱着眉说道:“既然他想要交兵权,何必多此一举,直接投靠陛下不是更好?”
&esp;&esp;贾琮瞄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所以我才说那个老货太狠了!这一刀砍得他儿子都活不了几年了!”
&esp;&esp;“在金陵的时候,他赵家算什么?手上有个屁的军权,那是剑指先荣国呢!”
&esp;&esp;“但如今整个大乾只有这么一个活着的国公,已经是元平之首,大乾军方第一人了!”
&esp;&esp;“更何况,太上皇尚在,若是直接投靠陛下,和寻死没什么两样。”
&esp;&esp;“今日竟然借着这个机会砍了自己一刀,再加上诸位叔伯的帮忙,简直是帮着那老货达成完美的计划!”
&esp;&esp;贾琮用力揉了揉自己的脸,只觉得现在脑仁生疼!
&esp;&esp;“怕是今天过后,赵啸会勒令元平一脉多砍自己几刀。”
&esp;&esp;“那是给军中中立将领留的位置,给陛下表忠心的位置。”
&esp;&esp;“这些位置咱们不能在伸手了,不然陛下会生疑的。”
&esp;&esp;众人这才明白这一箭双雕之计的阴狠,若是开国一脉这边看着这些位置动心了,那都不用等过几年了,皇上就得主动动手收拾他们了!
&esp;&esp;“嘶,这老货这么狠!”
&esp;&esp;“接下来咱们也得小心着,不然容易被当靶子!”
&esp;&esp;“最近好好约束各家子弟,都在大营好好呆着!”
&esp;&esp;“d,这老头怎么心眼这么脏,不当文官都可惜了了!”
&esp;&esp;贾政抽动了下嘴角,如今听明白了,心里也放心了。
&esp;&esp;他觉得说到底和贾家没啥太大的关系,还不如赶紧回去坐衙看着那些工匠做计划书呢!
&esp;&esp;因此也就没多停留告辞离开了,等他走了,众人说了会话,牛继宗摆了摆手说道:“也都散了吧,都知道怎么回事了,就都老实点吧。”
&esp;&esp;“我在这等子滕出来,若是有事在派人去请你们。”
&esp;&esp;“琮哥儿你回家歇着吧,陛下答应给你抽调人手,你也清闲了。”
&esp;&esp;“我让人明天去你那镇抚司报道,顺便把你的亲卫填补了,都是戍边带回来的老人,用着也可手。”
&esp;&esp;贾琮点了点头,刚才在朝会上隆正帝说了重启锦衣卫的事情,让牛继宗从蓝田大营抽调五千人调入北镇抚司,一个是为了让贾琮手下马上就有亲信用,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赶紧抄完家……
&esp;&esp;今日朝会牵连出一些官员,再加上昨晚上的三个千户十五个百户,现在有将近三十家等着被抄,但是锦衣卫人手不够,只能先封上。
&esp;&esp;但隆正帝如何等得了,那么多银子都是能马上派上用场的!
&esp;&esp;再说他也担心在拖下去出了什么变故。
&esp;&esp;见到正事都说完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