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sp;贾琮哈哈大笑,摸了摸小角儿的脑袋笑道:“那是定城候府的谢鲸,以后记清楚了再来,要不然下次不给你赏钱了!”
&esp;&esp;晴雯在后边无奈的掏出两个银豆子给她,然后无奈的对贾琮说道:“爷就惯着她们吧!还特意让人造了银豆子,哪有这么赏丫头的!”
&esp;&esp;贾琮摆了摆手笑道:“高兴嘛!她们能让我开心,赏些银豆子怎么了。行了,你俩在这等着吧,我去前面了。”
&esp;&esp;晴雯又赶紧给贾琮抹了抹衣服上的褶皱,这才放心的说道:“嗯,爷去吧,我们等爷回来吃饭。”
&esp;&esp;贾琮照着晴雯的屁股拍了一下扬长而去,只留下气急败坏的晴雯和嘲笑她的香菱。
&esp;&esp;贾琮一路到了宁正堂,一进门就看到谢鲸正坐着品茶,“谢世叔。”“贾伯爷。”
&esp;&esp;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口称呼,听着和平时不同的称呼,贾琮挑了挑眉说道:“世叔怎么这么见外了?莫不是我做了什么让你不高兴了?”
&esp;&esp;谢鲸摇头笑道:“早就该改了称呼了,你虽然年纪小,但爵位却是实打实的高。而且又是锦衣卫的镇抚使,叫琮哥儿太过失礼。”
&esp;&esp;“这么一群人里,只有你和老牛是一等伯,其他的都是子爵男爵。不如趁着现在就改了称呼,也免得以后尴尬。”
&esp;&esp;这谢鲸是贾琮见过最像是儒将的人,而且为了家族也的确敢打敢拼,是个有脑子也有手腕的人。
&esp;&esp;“既然如此,都随世叔吧。世叔即将远行戍边,此次来是?”
&esp;&esp;谢鲸笑着说道:“今天朝堂上的事,你都知道了吧?户部的几个臣子奏禀三皇子御下不严。”
&esp;&esp;贾琮点了点头,这就是隆正帝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esp;&esp;贾琮被围杀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esp;&esp;说不大是因为贾琮什么事都没有,挨了两刀也并不严重。
&esp;&esp;说不小是因为这件事的性质非常恶劣,完全可以当做是在打隆正帝的脸,是在谋反!
&esp;&esp;但事情涉及到三皇子,隆正帝自然希望大事化小,于是让人先一步弹劾三皇子御下不严,三皇子在做出懊悔状,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已经把门客都送到了诏狱,这件事他也是一个‘受害者’。
&esp;&esp;这样一来,这件事就和他没有多大关系了,虽然对于清名有些受损,但影响很小。
&esp;&esp;谢鲸见贾琮点头,接着说道:“这件事我昨晚琢磨了一下,情况有些不对。陛下为人父,为人君,到底还是当局者迷。若是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三皇子想要的呢?毕竟,他除了一点点名望,什么都没损失。”
&esp;&esp;“看起来他是被冤枉的,而且以后人才也会因为他送出门客的行为,而先考虑其他皇子。但其他的皇子,会在像以前那样,对投到麾下门客那么信任么?”
&esp;&esp;贾琮看着谢鲸,没想到他竟然也看明白了。
&esp;&esp;这件事其实就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所有人第一时间都觉得这件事必定是有人陷害三皇子,毕竟的确是有一些蹊跷的。
&esp;&esp;只要这么想了,就会在错误路上一直想下去。
&esp;&esp;与这件事无关的人压根不会去深想,有关的人要么被误导了,要么就是不能站出来说话。
&esp;&esp;他是因为头脑再次提升一个档次才想明白这些,对于谢鲸的聪明,他是真的佩服了。
&esp;&esp;见到贾琮没有太大的反应,谢鲸笑道:“我猜你应当也有一些猜测了,毕竟是做锦衣卫,考虑事情自然要从正反两面来看。”
&esp;&esp;“如今我即将戍边三年,前路生死未知。还望伯爷能好好提携一下谢莫,他还是太糊涂了。”
&esp;&esp;“作为回报,等我归来时,将于你真正的站在一边。而不是其他人一样,只是为了利益。”
&esp;&esp;听到谢鲸这么说,贾琮终于知道了他来的意图,正色道:“即便世叔不说这些,我也依旧会和谢莫如手足一般。我们在边关是过命的交情,彼此为对方挡过刀的。”
&esp;&esp;“待将来谢世叔归来,在与世叔一醉方休。同进同退!”
&esp;&esp;谢鲸伸出手掌笑道:“同进同退!”
&esp;&esp;三人对击了三掌,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esp;&esp;谢鲸说道:“此去戍边三年,家中诸事,就拜托伯爷了。另外,伯爷多注意一下老裘,他最近举止有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