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如宝船巨大,但也有三十七丈和二十八丈长!
&esp;&esp;此时整个码头都在戒严,锦衣卫陆续赶着马匹登上了马船,贾琮带着五个千户在一旁直接上了最前面一艘的宝船,史鼐史鼎此时都已经带着亲兵安顿好了,见到贾琮过来,笑呵呵说道:“琮哥儿倒是踩着时辰过来了,就不怕不等你,我们先把船开走了?”
&esp;&esp;贾琮哈哈一笑,行了礼后才说道:“两位舅老爷要是扔下我,那我可是求之不得。回去就找老太太告状,看看老太太的拐杖你们敢躲不敢躲。”
&esp;&esp;史鼐和史鼎哈哈大笑了起来,身在官场,又是开国一脉之后,对于实权,每个人都无法拒绝。
&esp;&esp;虽然山岽大营与京都四营比不了,但也是拱卫京师直隶的重要关卡,更何况做主帅和做将校的差别可就太大了!
&esp;&esp;贾琮回头对着张群他们五个吩咐道:“你们在这照应一下,等百户们带着弟兄们都上了船,咱们也就动身了。稍后我在和你们说一下这次的任务,去吧!”
&esp;&esp;看着五人转身离开的背影,史鼐有些羡慕的说道:“到底是戍边回来的,只凭着听令这一点,就非是京都这些公侯府邸亲兵能比的。也不知道山岽大营现在烂成什么样子了,这次去怕是麻烦的很。”
&esp;&esp;史鼎点了点头说道:“走吧,先进屋再说。这些船是陛下特批下来的,昨晚上就一夜没有消停,又是装粮草,又是装军备的。今早上来的时候,才刚装好东西,不得不说,这些船真的是让人喜欢的不得了!”
&esp;&esp;三个人进了船仓,贾琮吩咐老三带着亲兵在外面守着,这才严肃道:“两位舅老爷昨夜可得了消息了?平国公那个老货到底准备做什么?莫不是想砍自己几刀,降低危险程度,好倒向陛下?”
&esp;&esp;史鼎咬着牙说道:“这老货向来心狠手辣,这次这么做必是这个原因。现在陛下最大的愿望就是收拢军权,然后革新吏治,以图新政。咱们开国一脉以后说不得还要跟元平一脉火并,这老货是抓着陛下的心思了!”
&esp;&esp;其实按照时间划分,史鼎算是元平一脉的,所以听他这么说话,还是蛮有喜感的。
&esp;&esp;不过贾琮脸上还是严肃的说道:“我也担心赵啸是这个心思,现在摆明了是陛下想要削弱元平一脉,这才大力提拔咱们。要是赵啸主动靠过去,咱们的处境不妙啊!”
&esp;&esp;听到贾琮这么说,史鼐揉了揉鼻梁,头疼的说道:“昨天得了子滕的消息,我琢磨了一晚上。现在谢鲸和戚建辉两人去九边戍边,三年后回来,必然是要升到伯位的、但是在如何掌权,说实话,很难说!”
&esp;&esp;“京都四营已经被咱们占了两个了,琮哥儿又在锦衣卫,谢安那小子又是南城兵马司指挥使。在京都来说,咱们开国一脉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esp;&esp;“可是在想继续折腾,怕是陛下都不会在同意了。太过目的明显,会让陛下的声望不好,毕竟太上皇还活着。另一方面,陛下也不会希望京都内全是开国一脉的人掌权。”
&esp;&esp;三个人都沉默了片刻,这个处境三个人都明白,王子腾也明白。
&esp;&esp;离开的谢鲸也明白,可其他的开国一脉的人,现在只有高兴没有担忧。
&esp;&esp;这才是三个人最难受的地方,没有人用啊!
&esp;&esp;小一辈的资历不够,还需要时间成长。
&esp;&esp;大的这一辈又不是赵啸那个老货的对手,一旦赵啸接下来耍什么阴招,怕是又一场火并出现。
&esp;&esp;元平一脉家大业大不在乎损失,可开国一脉不行啊!
&esp;&esp;更何况最后不管结果如何,得利的都只有隆正帝。
&esp;&esp;史鼎喝了口酒说道:“这次要不是江南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怕是山岽大营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咱们。这次事关衍圣公府,做什么事都要小心一点。那些文官外面看着体面,心里都黑成墨汁了!”
&esp;&esp;贾琮的嘴角抽了抽,心说初代史公可就是文官,而且还是文官之首!
&esp;&esp;你这么说,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会不会气的吐血?
&esp;&esp;“两位舅老爷,衍圣公府的事情,咱们不要过多干预,此时咱们就当做不知道。自然有哪些文官在背后给衍圣公府擦屁股,现在麻烦的是江南。”
&esp;&esp;“一个月前的消息,有四五万的乱民,现在怕是都不下十万了。而且几个县城被攻占,这种事万万不能传出去。咱们的速度要快!快到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几个大麻烦解决,剩下的就好办了。”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