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林姑父,赵啸那老……赵啸那个人,您觉得他会现在就投靠陛下么?若是他直接投靠过去,怕开国一脉处境就要艰难了。”
&esp;&esp;林如海呵呵一笑,知道贾琮是要骂人,不过因为自己年纪也大了,怕自己多想,所以才说了一半卡住了。
&esp;&esp;“你放心,赵啸的确会投靠过去,但只是他自己投靠过去,但整个赵家却会分成几派。不过这一点陛下也明白,不会过多的追究他的责任。”
&esp;&esp;“这一点开国和元平相差的太多了!你当初兵行险招,直接勾连开国一脉投靠过去。是因为开国一脉境况太差,而且开国一脉一直没有一个可以领头的人物。”
&esp;&esp;“但既然已经全都投靠过去了,那你们若是在三心二意的,陛下最先对付的就是你们。他现在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因为那会彰显天子无德!”
&esp;&esp;贾琮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和林如海想的差不多,那就是一开始不投靠的话,开国一脉就要被当刀,将来吵架的时候贾家首当其冲。
&esp;&esp;可投靠了以后,隆正帝绝对不允许开国一脉在三心二意。
&esp;&esp;见到贾琮听明白了自己的话,林如海继续点头说道:“所以你们现在不止要防着忠顺亲王、顺安亲王、宁王视你们为眼中钉,也要防着元平一脉暗中动手剪断你们的羽翼,毕竟丰台、蓝田、山岽三座大营吃空饷的事情是实打实的。”
&esp;&esp;“虽然按照惯例,各个大营都会有这样的事情。但若是陛下一定要彻查,而在这之前赵啸让元平一脉都填满了空额,那你们几乎没有翻身之地了。
&esp;&esp;“所以最后你们要防的,就是陛下把你们当做弃子。因为对比下来说,开国还是元平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事哪边更好用,更听话!”
&esp;&esp;贾琮眯着眼思考了一会儿,心里赞叹道果然是林如海啊,难怪原著里都不让他活的太久,就这脑子,要是知道贾家原来那般的作死,怕是早就把黛玉给接回来了。
&esp;&esp;而能在这个职位上呆了十五年还活着,林如海怕是绝对不是表面上这么忠厚的。
&esp;&esp;“林姑父,若是想破局,开国一脉除了献上忠诚以外,别无他法了。而二老爷和王家舅老爷在龙首宫做的很好,增加了他们在陛下心里的位置。”
&esp;&esp;“赵啸虽然保持中立,在陛下心里的印象分下降,可陛下哪怕是为了利益也不会弃之不用。所以接下来,必须在陛下心里的天平上加重开国一脉的砝码。”
&esp;&esp;“毕竟还有一只摇摆的中立派,原本若是太上皇还能活年,那么这些中立派都会稳步的倾斜到陛下身边,那个时候也就无所谓什么中立了。”
&esp;&esp;“可现在太上皇和奉恩郡王的死因有些蹊跷,老二老九和宁王借机造谣,得了不少人心。至少不少人心里是倾向他们的,然后太上皇旧臣又单独成为一派。”
&esp;&esp;“这种局势下,开国一脉的重头戏反倒是压在了我和两位史家舅老爷的身上。既不能太优秀让陛下疑心,又不能太拙劣让陛下心生嫌隙。林姑父,有何教我?”
&esp;&esp;看到贾琮抓住了重点,林如海眼中露出了欣赏的意味,难怪短短半年时间就能升到这个位置,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有这种见识,足以说明贾家的真麒麟儿是贾琮而不是宝玉了。
&esp;&esp;而且现在女儿倾心与他,自己也只能帮他了。
&esp;&esp;林如海笑着说了一番话,震得贾琮目瞪口呆。
&esp;&esp;这林如海和渡航简直是一正一奇的两个极端啊!
&esp;&esp;……
&esp;&esp;京都,荣国府,荣庆堂上,贾母看着满屋的姑娘们拿着自己的礼物,笑着说道:“琮哥儿是太宠你们了,远在江南平乱还要让人给你们带礼物回来。这要是被陛下知道了,有他好受的!”
&esp;&esp;王熙凤哈哈一笑说道:“这哪里是宠大家,这分明是顺带着这大家送礼物的,咱们还都是沾了林妹妹和宝丫头的光呢!”
&esp;&esp;黛玉啐了一声说道:“二嫂子少来胡说,三哥哥给每个人都带了礼物,怎么就是沾了我们的光了。分明是我们沾了外祖母的光,看看三哥哥给外祖母都带了这么贵重的东西。”
&esp;&esp;其他姐妹们的礼盒还没打开,倒是贾母的那两大箱子礼物先被王熙凤给打开炫耀了,满满两大箱子的山参和补药,全都是千金难求的极品药材。
&esp;&esp;便是老太太的私库里面都没有这么多,贾母此时也是笑的很不拢嘴,点头说道:“琮哥